最近国产大片《战狼2》热映,上映不到一周,全国票房已超15亿,不少人评价此剧“颇有好莱坞大片的水准”,该剧也打破了上映单日票房最高、票房最快破10亿元等多项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剧中有一处细节令很多影迷感到迷惑:扮演医生的女主角瑞秋不幸受伤昏迷,剧中男主角吴京对她胸部按压后,在胸口迅速捶击了几拳,终于把她救醒了。
不少人看着电影直犯嘀咕:吴京救人为何不用人工呼吸?这么“野蛮的”心前区捶击能救人吗?会不会又是影视剧里的医学硬伤呀?其实,这就是急救时使用的心前区捶击术,属于急救复苏的一种方法,不过该方法现在已经不推荐了。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医生贾大成介绍,心前区捶击术对于室颤无效,对于室速可能有一定效果。我们在日常急救中见到的患者倒地出现心脏骤停,其实这时的心跳骤停并不是心脏真的不跳,而是快速的乱跳(室速或室颤)。之所以这部影视作品里男主角在女主角胸部按压后,又迅速在胸口捶击了几拳,还能救活人,其实,有可能女主角是室速,另外,急救之所以有效还得归功于胸前按压。
贾大成提醒,心肺复苏并不是大多数影视剧里的那样,必须做口对口呼吸的。根据在美国和瑞典进行的两项有关心肺复苏术的研究报告,在对心脏病发作的受害者出现心脏骤停后,进行急救时只做胸部按压往往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口对口人工呼吸。只有儿童、被溺水、以及呼吸道有问题(比如被堵住)的受害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才同时需要口对口人工呼吸。这对于那些想救人但又担心口对口呼吸引起疾病传染的人来说,无疑可以做到及时救助他人。
胸口捶击,通过瞬间施加外力,终止心脏的乱跳,使其恢复正常,且此法力度不易掌握,效果欠佳,更易造成心脏破裂,已不推荐使用。“现在我们提倡使用电除颤仪,也呼吁在公共场所配套便携式电除颤仪,而不是淘汰了的胸前区捶击术,因为电除颤的机制是将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除极,能快速有效地终止室速、室颤。”如果手头没有除颤仪,第一反应应该就是:胸外心脏按压。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影视作品里呈现的那般,很快恢复心跳。贾大成提及,在抢救措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的患者可能按压几十秒就能成功,有的患者可能按压半小时一小时能够救活,当然,更多的患者,即便是按压两三个钟头,没有一点生命迹象也是有可能的。这跟患者原发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及时、有效的抢救。急救就是要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