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张 赫
作为冬虫夏草资源大国,我国的夏草产量占全世界96%。但由于生态退化和连年掠夺式采挖,近20年来,冬虫夏草资源持续锐减,整个产业状态低迷,部分产地已濒临灭绝。
2016年2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 mg/kg。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
在去年国家食药总局发布的提示中表示,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 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这项消费提示让本就低迷的虫草产业雪上加霜。
作为虫草的产出大省,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常务副会长赵锦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虫草行情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跌至低谷,逐渐复苏后出现了一个大约三年的高峰期,到2014年受大环境影响,价格持续下跌两至三成,直到2016年又一个低谷,今年六月开始,新草陆续上市后,虫草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体市场比较疲软。
“之前的‘砷超标’消费提示,本意是针对‘极草品牌’的,但却意外让整个虫草产业受到了影响。”赵锦文说。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虫草采挖大军人数上即开始大幅减少,2016年草山承包费与2015年相比降低了一半,采挖费也从往年7至8元/条下降为5元/条。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冬虫夏草研究室20年的连续监测数据表明,虽然年际间存在着上下波动,但冬虫夏草资源量总体趋势一直在下降。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冬虫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长期从事虫草野外监测,根据她的统计,海南州贵德县拉脊山上的一个集体草场上,虫草资源量20年间同样持续下降,草场整个昆虫产卵量已经从1996年的426粒下降到2010年的128粒。“产卵量少了,幼虫就少,能够成长演化为虫草的量自然更少。”
记者查询近期虫草价格发现,2017年5月到6月期间,2200条每公斤的虫草价格为19万每公斤,较去年同期每公斤价格下降16000元,而在虫草中属贵重的1800条公斤品类,在最近两个月每公斤价格下降超过2万元,从零售到批发,整个产业持续低迷状态。
为了从科学角度研究虫草的毒性和功效,国家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研究组织,但就在前不久,青海省已成立了一项名为“冬虫夏草的安全性评价”的非临床性毒理实验,希望着重发展虫草产业。
由于虫草研究基础薄弱,缺乏大量的基础数据,业内专家表示,将虫草产业科学高效的发展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期的产业低迷现象很可能还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