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超过80%的狂犬病疫苗“都被中国人打了”。
最近互联网的一个数据被许多人关注。在我国,被犬只咬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已经成为公认的最有效的抗击狂犬病的做法。然而,质疑声却从未停歇:在我国狂犬疫苗被滥用了。
狂犬病病死率高达100%,每年导致全球5.5万人死亡。在中国,这一数字达2400人以上,居全球第二位。另一个数据是,中国也是全球狂犬病疫苗的第一大生产国和使用国,相关费用每年超过100亿元。
“中国每年1500多万份的狂犬病疫苗大量用于人而不用于狗,这是对狂犬病疫苗的最大滥用。付出的代价是世界第一,效果却是世界倒数第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严家新向记者表示,因为误解而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至少占实际接种总人数的1/3,他们按现有知识即可预先判断根本没有感染风险。
其实对于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早在几年前美国疾控中心就曾发布过报告,对可能传播狂犬病的8种情况做出了发病概率评估,其中在非狂犬病流行地区犬咬伤、猫舔舐、犬舔舐、在医院与狂犬病患者接触等4种情况下,发病概率最高为十万分之一,绝大多数都不必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即打疫苗。在这项研究结果发布后,很多专家表示,99.8%的中国狂犬病疫苗接种者都可能不必接种疫苗。
不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是一个过于专业的事情,需要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例如鸟类根本不携带狂犬病毒,被鸟、鸡啄伤,绝大多数情况不用打狂犬疫苗,除非这只鸡刚被疯狗攻击过,恰好又啄人一口,但这种概率极低。
在就诊时,患者应将被咬伤的情况如实向医生说明。而对于有感染风险的群众,一定要及时、定量注射疫苗,以免感染狂犬病。
除此之外,免疫科工作人员要做到能够全面地、正确地掌握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不必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知识,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是改变群众对疫苗盲点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改变中国广泛存在的狂犬病疫苗滥用现状。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狂犬病疫苗的注射量也有所下降。记者查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十年的狂犬病疫苗签发量,发现狂犬病疫苗的上市支数在2007年的69179208支、2016年的31800067支。
对此,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对于狂犬病疫苗而言,一般每次咬伤接种4~5支,所以可以大致推算,从2007年到2016年,我国狂犬病疫苗注射人次从17294802人左右降至5300011人左右,而2016年的注射人数为近10年来最低。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注射疫苗的人数比例显然下降很多,但尽管接种人数变少,仍然不排除疫苗存在滥用的可能。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同样认为,当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在许多贫穷人口因负担不起疫苗费用而死于狂犬病的同时,全球狂犬病疫苗滥用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有太多本来不该接种疫苗的人也接种(甚至是反复接种)狂犬病疫苗,绝大部分的狂犬病疫苗其实是被原本不必接种的人接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