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6月27日> 总第1419期 > 12 > 新闻内容
别总贬低自己的娃
执业心理咨询师 王金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7日  查看次数:  
执业心理咨询师  王金现贬低型的父母,总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他们对缺点、差距敏感,而对优点、成绩视而不见。比如,孩子考了全班第一,很自豪。但是贬低型的父母会说,考全班第一就高兴成那样了,你比全校第一还有很大差距呢。
他们经常容不得半点差错,吹毛求疵,小题大做,无限上纲上线,把一点的瑕疵无限放大。这一次你点错了一个小数点,下次你可能做错一道题,再下次你会有一门功课考砸,再之后你的学业、前途就完蛋了。所以,总是让孩子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他们仅仅因为某件事情就否定你、贬低你、打压你,而且把你这个人都看透了。在他们眼中,你就是没有眼色、没有成色、遭人嫌讨人厌完全没用的家伙。不满意、烦躁、甚至厌烦,就是他们对孩子的主要情感。
因此,受到贬低型父母伤害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感觉很糟糕。
有的孩子会变成愤怒型的,他们内心充满了愤怒,一直伴随着他们进入成年。在工作生活中,别人一个好心的建议,也会被他感知为指责、否定或者控制,而且是完全无意识的,比如上司说这个稿子要在多长时间内赶出来。这本是很普通的工作安排,但是内在有伤痕的那个职员,就会觉得上司是命令而不尊重他。甚至觉得时限太仓促了,上司是为难他。但是他并不会意识到这些,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而是瞬间就会将愤怒见诸行动。比如,他会气冲冲地说:我完不成这个任务!
有些孩子会变成恐惧型的,即便成年后,在与人交往时,内心也满是恐惧。他一是担心自己做错事情,受到惩罚;二是担心自己随时会出丑,被人睢不起。
不管是愤怒型的,还是恐惧型的,自我感都是糟糕的,甚至是没有自我感的。他们处于被淹没的感受中,那就是愤怒、惊恐和无助。
受到贬低型父母伤害的孩子,即便到了成年,在行为上也经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模式。
冲动暴发模式  因为内心总是愤怒的,而且对愤怒没有觉察,没有语言表达,所以更倾向于用行动来表达内心的愤怒。他内心感觉到自己受到不公,用行动表达自己的受伤,而且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感觉当作了现实。
期待或幻想模式 在期待中,把自己塑造成为令人满意的人,理想化的人。比如一部分痴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在幻想的世界里,对自己感到满意。或是幻想将来赚到更多的钱后,有自己的别墅,就再也不和这些人呆在一起了。 
糟糕模式  直接把事情搞砸。你们不是说我很笨吗?那我就偏按你们不喜欢的方式做,不这样对不起你们对我的评价,但不要说我是有意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