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6月20日> 总第1417期 > 21 > 新闻内容
习得一技之长需要长久的坚持
本版内容摘自《哈佛之路》,陈颉祺著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0日  查看次数:  
   大三暑假,第一次考GRE,考完当场就出成绩,我看到了一个不敢相信的分数。那天,在和父母的电话里,是记忆中的我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考出这样的分数?”

  好在这些年间,我一直在反复告诫别人不可以说这句话。所以,话刚出口的一瞬间,我就意识到了,这句话的真正版本应该是:“(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正是这点清醒,让我马上就开始想这么几个问题:

  我努力的方法和方向是否有偏差?很快我就发现,GRE考试中碰到的词汇,其实我在“红宝书”中背过十几遍,但在考场上就是想不起来。虽然背过十几遍“红宝书”,但我都简单地看看单词和它的中文意思,这样是记不住的。于是,在准备第二次考GRE时,我就强迫自己遮住“红宝书”的中文含义,只看着英文单词想它的意思,效果很好,也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虽然有偏差,但我的复习策略在方向上确实没有特别大的问题。这个时候,下一个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真的努力了么?是不是只是“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呢?回答这个问题对我而言非常简单,因为我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记录自己每天学习了多少个小时。回到租住的房间,打开电脑里的Excel文件,对着过去1个半月的学习记录表,我将每天的学习时间用“average”求出了平均数:我每天用来学习GRE的时间是“5.0287小时”。不是很高,但是能连续一个半月达到这样的平均数,说明我确实还是努力的。

  确实努力了,方法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那只有一个解释:我努力的不够久,我低估了准备GRE考试的难度。

  自己很努力了,方向也正确,却没有实现目标。这种情况,真的只是说明一个问题:你离实现目标,其实只差一点了。

  意识到也许我努力的还不够久的一刹那,我就已经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那个“难看”的成绩了。休息了一天,从考完试的第三天起,我开始了新一轮的GRE复习生活,继续努力了33天,终于在第二次考试获得了满意的成绩,最终对我录取到哈佛大学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要强调的是,在面对“我已经很努力了”时,应该用怎样的思考方式来应对。上面列举的三点思考,早已成为了我的思维习惯。它们已不止一次地改变我面对挫折的看法,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

  实际上,要擅长GRE考试,半年的努力足够了。然而真要在某个领域内拥有“一技之长”,所需要的时间比一般人想象的都长久。

  人们看到成龙成为了“中国功夫”的代言人,只觉得他电影里的每个动作都那么自如,那么真实;很少有人认真去体会,成龙做到这一切,到底经过了多久的训练。从6岁起离开家庭,到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学习功夫,直到1978年拍摄影片“醉拳”一举成名,他努力了18年。而后至今20余年,他也一直在改进他的功夫动作,精益求精,才有了今天影片中“举重若轻”的功夫动作。

  很多大学生学过一两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之后,就以为自己的编程能力很强。在编程领域有这么一篇著名的文章:“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用10年学会编程)。这篇文章最震撼我的观点是,要真正在编程领域有“一技之长”,至少需要10年。这篇文章真正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其引用的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人之一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

  Excellence in any department can be attained only by the labor of a lifetime; it is not to be purchased at a lesser price.(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只能通过一生的努力来获得;没有更容易的方法。)

  在这个人人都大谈“策略”,大谈“选择”的时代,很少有人意识到,有所行动并坚持到底才是唯一的优势策略。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明知是错误的也要硬撑到底。生活中真正常见的情况是:面对选择,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犹犹豫豫,最终一无所得。

  所以,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只要选择了,就不要再更改,然后付出100%的努力。必须确保你付出的是100%的努力,只有这样,你的时间,你的效率,才能做到毫无浪费,从而最终使你在这个方向上走到最远,获得最大的可能收益,从而尽可能地抵消了机会成本。

  更有甚者,成天打听怎么复习GRE最有效果,哪套备考材料最权威,却从来不肯踏踏实实坐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完任何一套备考材料。

  说实话,我也经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客户经常反映说,和你设计的准备材料相比,某某人说某材料更靠谱,而某人就是因为做了这份材料才考出高分的。其实,这仅仅是一个信任的问题:如果你相信我的经验,那么请你在我指引的道路上坚持走到底。因为留学申请并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每一条“不是太不靠谱”的路,其终点都可能是成功。可惜不管是哪一条路,坚持到底的人都寥寥无几。

  本版内容摘自《哈佛之路》,陈颉祺著,知识出版社,作者供图。待续

  相关阅读

  行动最重要

  现代计算机科学鼻祖高德纳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Premature optimization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过早优化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话描述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下定决心要减肥,看了无数减肥书,缴费报名整年的健身房——后来发现做不到每周去一次。

  制定了宏伟的高考复习计划,去书店搬回了整车辅导教材,最后却没有一本能够看完。

  突然想学摄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听说好的装备能够学得更快,于是购置了成套豪华装备——后来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

  这里描述的,就是过早优化的现象。不管自觉不自觉,人都是靠“希望”生存的。过早优化的实质,其实是过早期盼。期盼总是那么美好,以至于在美好的幻觉中沉浸太久的人,终将失去了直面现实——行动的勇气。

  无论你的计划是60天背完GRE单词,还是17天背完,只有开始背的那个瞬间,你才有所收获。无论你是按照正三角记忆法、倒三角记忆法还是艾宾浩斯记忆法,无论计划本身的精密与否,缺乏具体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

  反之,有些事情其实根本无法计划,需要的是直接采取行动。痛下决心锻炼身体的那天,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直接去大街上或者健身房慢跑——反正锻炼总比不锻炼好。

  做任何事情,都会经历从一开始的摸索,到熟悉,到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最终认识自己,卷土重来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连基本的摸索都没有,计划也只能是空谈。

  请牢记: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集中精力关注当前问题,才是人生很多时候应采取的优势策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