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我坐在办公桌前看书。同事娟妹一阵风似跑过来坐下:“淼哥淼哥,笑死人了,今天朋友圈有组照片在疯传,是一张新生儿的大头照,据说在Facebook上被转发超过了70000次。这位奇迹小宝叫Dexter,今年4月27号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照片上的宝宝,手里紧紧握着一个节育环。
据说这种节育环植入子宫以后可以有效避孕,成功率超过99%。然而这一次,这个宝宝受到上帝的眷顾,顺利降生,体重8.2斤,非常活泼健康。
朋友们纷纷称奇,这个宝宝不一般,想干掉他,可没那么容易,人家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一出生,就征服了生命中最强大的敌人!
好多朋友问我:这个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不是一直握着这个节育环,像举着个火炬?我微微一笑,继续看书:“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啦,应该是摆拍或P的,纪念一下。节育环,是放在妈妈子宫里的;宝宝,是在羊膜囊里的。这是子宫里的两个东西,中间隔着羊膜囊,宝宝怎么可能一直握着这个节育环呢?羊膜囊像一个密闭的水袋,宝宝像水袋里的鱼,节育环像水袋外面的鱼钩,鱼嘴巴里竟衔着钩,不用想,首先袋子破了。”
娟妹恍然大悟:“淼哥你可真会比喻,我也知道是假的,可怎么解释给朋友,总是说不清楚,毕竟隔行如隔山。你这水袋、鱼、鱼钩的比喻,外行人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我放下书,揉揉肩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看着照片,觉得这个宝宝命挺大,这事儿挺好玩的吧,我们妇产科医生可不这么认为。戴环怀孕,我们在门诊经常遇到,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专业意见是:一经确诊,行人工流产的同时取出节育环。”
娟妹不解地问:“可这个宝宝,不是挺好的吗?直接建议不要,会不会太残忍?”我叹了口气,“我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我自己收治过的戴器妊娠,顺利怀孕到晚期,也有四五位了。但是,医生必须把戴器妊娠的相关风险告知孕妇,给出终止妊娠的建议。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不能因为极少数人冒险成功了,我们就忽视了它的风险。”
宫内节育环既然是避孕用的,那它只要在子宫里,就会发挥作用,不像紧急避孕药。服用紧急避孕药失败,怀孕后宝宝可以要,因为服药是在“全或无”的时间窗口内,有影响,这个宝宝自然淘汰,没有影响,这个宝宝就可以要。戴器妊娠不同呀,现在基本都是活性宫内节育器,要么含铜,要么含药。铜离子进入细胞,影响锌酶系统如碱性磷酸酶和碳酸酐酶,阻碍胚胎发育,并影响糖原代谢、雌激素摄入及DNA合成,使内膜细胞代谢受干扰,影响囊胚发育。
药物对子宫内膜有影响,使腺体萎缩、间质蜕膜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不利于受精卵着床;改变宫颈黏液性状,使宫颈黏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透,有部分女生的排卵也受到抑制。
这些影响有的当时看得到,有的当时看不到,你咋知道看起来活泼可爱的宝宝就肯定没事呢?
戴器妊娠,自然流产发生率较高,产前出血、死胎、胎膜早破、早产者也较多。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你想想,孕囊那么柔软,旁边有个塑料或者铜的棒棒一直怼着,大家能和平相处吗?
照片中这个宝宝算是幸运的,报道上说宝宝手里的这种节育环,避孕效果达99%,我估计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这种节育器有效期是5年,可能是宝宝的妈妈过了保质期忘记更换,失去药效,避孕效果迅速打折。
在门诊,我们经常见到过了有效期懒得换宫内节育器的女性。也是,完成生育计划后才会放节育器,这时候都30多岁了吧,一般的节育器有效期5~8年,这时候都40多岁了。很多女性就懒得去取宫内节育器,不疼不痒也就算了。
即使不靠节育器避孕,过了有效期还是要取环。各种门诊操作,我最怕的就是取环,顺利的就是轻轻一拉微丝,不顺利的动静可就大了。有些人戴器时间太长,导致部分节育器崁入子宫肌层,或者发生断裂,再遇上绝经后子宫萎缩,我的天呐!肉里拔刺,真是一场灾难!取环的医生,满头冒汗,心里发虚,两腿打颤,死的心都有了。
娟妹吐吐舌头:“肉里拔刺,想着就痛,看来还是不能偷懒,该取就取,该换就换。”
据微信号“淼哥故事会”(liumiao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