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5月16日> 总第1408期 > 16 > 新闻内容
一站式治房颤更彻底
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6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

  李毅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

  擅长: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室早、室速、室上速等)导管消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衰的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等。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门诊)、周四下午(专家门诊)   新华医院创新完成了首例“导管消融+心耳封堵术”,两手术联合,实现了一站式整体治疗房颤。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30分钟即可完成左心耳封堵术,治标又治本,手术耗时较短,且节省手术器械耗材,减少总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长。

  发生房颤时,高速而且不整齐的电信号(频率可达300次/分-600次/分)激动心房出现颤动,失去正常舒张与收缩活动能力。

  轻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运动耐量减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导管消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国内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技术的最早掌握和推广人之一,李毅刚教授在2004年就引入了“环双肺静脉”射频消融技术。

  现在,房颤射频消融已经有了无射线升级版,不仅成功率更高,而且风险很小。

  特别是减少了X线曝光风险。对于难以手术的婴幼儿和孕妇来说,更有优势。除了房颤,对室速等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也很好。

  但是,做了导管射频消融后,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还面临脑卒中的威胁。有部分患者,即使导管消融手术成功,也必须终身抗凝。

  临床上,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起源于左心耳,近些年研发出来的左心耳封堵术可以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并且可以消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物的依赖性,更适合喜欢运动旅行、无法长期服药或者有出血危险的患者。

  在李毅刚主任这里,符合指征的房颤患者,可以标本兼治,在消融的基础上继续封堵左心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