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5月12日> 总第1407期 > 17 > 新闻内容
肺癌别只盯这五大症状!
健康时报记者 王小磊 健康时报驻江苏省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方丽娟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2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王小磊  健康时报驻江苏省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方丽娟
采访专家:
史美祺,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擅长:肺癌化疗及其并发症处理,对晚期肺癌规范化治疗有深入研究;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人们对于肺癌的诊断,还停留在“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这五大典型症状上。你能想到说不清话、走路不稳、腰痛等也可能跟肺癌有关系吗?
史美祺主任指出,“肺癌的临床表现常常并非都有肺部症状”,不能仅通过肺部典型症状判断是否是得了肺癌。“在临床诊疗中,很多不以肺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人,很容易误诊”。比如有些病人最开始是突然讲话不清,会先去五官科或神经科看病,结果导致误诊误治。但有经验的医生尤其是肿瘤科医生会想到排除可能是肺癌转移到纵膈,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或是肺癌转移到脑部侵犯了语言中枢等。
还有些病人腰痛,以为是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脱垂,找中医推拿按摩,结果越治越重,再做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腰椎骨头被破坏了,最后一检查竟然是肺癌转移到了腰椎。“通常这些病人都没有肺癌的典型胸部症状,如咳嗽、咯血等。”为什么肺部什么症状都没有,肺癌就出现了不同部位转移呢?史主任介绍有些恶性程度很高的肺癌,可以在原发灶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远处转移,这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临床上被称作“小病灶大转移”,转移的癌细胞活跃性更高,肿瘤在转移部位快速增长,比原发部位更早出现症状。因此不要仅依靠典型肺癌诊断的标准“对号入座”,而忽略身体的其他非典型信号。
肺癌更不能等到出现胸部典型症状再就诊。肺癌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当患者出现咳嗽、痰血、疼痛时才去检查,绝大多数都是晚期,失去了治愈机会。因此,要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仅凭症状是不够的,建议早作筛查。
年龄超过45岁的有抽烟史、长期被动吸烟、职业上接触致癌物质、有肿瘤家族史的人都属于重点肺癌的筛查对象,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普通人群也应定期健康体检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我们医院为例,去年对45岁以上的职工体检增加了胸部平扫CT检查,结果在1000多职工中就查出了5个早期肺癌病人。而早期肺部肿瘤通过手术90%以上是能够治愈的。”病人一旦诊断为肺癌后,还需要进一步全面检查,包括做气管镜、肺穿刺明确病理类型,和必要时的基因检测,以及全身CT,骨扫描等明确肿瘤分期,来决定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