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上去了,身体总会有点力不从心:原来一口气爬上五楼的,现在爬三层楼都要歇口气;跑步体力不支……究其原因,其实是我们身体当中维持机体平衡的肌肉减少了。
对老人而言,预防和减缓肌肉衰老,同样不容忽视。
“精瘦肉”成了“五花肉”
肌肉减少是与年龄增长相伴相随。人到了中年以后,如果不进行运动和营养的干预,肌肉量会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到70岁左右时,约三到四成的肌肉就消失了。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皮肤显得异常松弛,甚至出现“皮包骨”的状况,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肌肉减少症”,而饮食的不规律以及过多的摄入脂肪和能量,则是造成老年时肌肉减少的另一层危险。
多吃蛋、奶和豆制品
国外的研究中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3左右的人,蛋白质摄入量达不到膳食营养指南推荐标准。蛋白质是肌肉合成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对于老人,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吃好三餐,在避免糖盐脂过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都高于植物性食物,老年人可适当增加奶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摄入,保证足够主食、蔬菜水果,以达到平衡膳食要求。另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猕猴桃、菠菜、胡萝卜等,也利于预防肌肉衰减,提高免疫功能。
运动要“荤素搭配”
对于预防肌肉减少症而言,运动是指一整套、极为个体化的方案,应包括旨在适当增加肌肉重量的力量训练(也称抗阻运动,如使用杠铃、哑铃等器械针对胸、肩、背、腿等大肌肉群的各种训练),也应包括用来改善肌肉质量、提高柔韧性和平衡性的各种训练(如各种垫上运动),还有可以提高体能、改善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慢跑或较长距离的快走)。
需强调的一点是,没有任何一种运动适合于所有人,制定一个运动计划必须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可及性综合考虑。像游泳就是一种全面和有益的运动方式(通过对强度和时间的控制,游泳可以是无氧运动,也可以是有氧运动),对于老年人常见的膝关节问题还具有康复治疗效果。
定期做个骨骼肌检测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肌肉衰减过快呢?首先,看看自己瘦不瘦。如果和身边亲友相比太瘦了,四肢尤其小腿太细,身上没肉,BMI低于18.5就应当心。另外,如果总感觉疲乏无力,双腿发软,易磕碰摔跤,拎东西无力等,可考虑去医院做个专业检查,如骨骼肌量检测、骨骼肌力量测量、骨骼肌功能检测等。
如已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应前往开设有营养门诊的医院,与营养师及运动治疗师一起,制定个体化的营养与运动治疗处方。经过治疗,肌肉减少症完全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