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朋友遇到很多挑战,如何照顾父亲,如何调节家人的情绪,如何和医生寻求可能的治疗方案,以及如何面对父亲的各种情绪。
“找不到一个出口。”他说。很多言语、情绪、想法,他û法跟母亲和妻子分享,怕增加家人的心理负担;一切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
此时,我除了倾听,其实能做的很少。这样的倾听和陪伴或许已经能够给他们很好的帮助和支持,然而在当下,和他一样的癌症患者家属,却很难得到类似的帮助和支持。
绝症病人的家属是“双重受害者”。一方面,他们承受着照顾病人的经济、体力和精神上的“负担”;另一方面,他们也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感。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群体。
患者是儿童的话,父母肩负着无论如何也要救孩子的重任,也面临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患者如果正值壮年,家里可能突然中断经济来源,患者的情绪反应也很可能更严重,在事业发展的大好时光,突然而来的死亡,实在太难接受;而年老的病人,身体状况更差,需要更多护理和照料。最后,病人去世之后,家属还要独自面对失去和哀伤。
所以,不论病人处于什ô年龄阶段,对于家属的压力都是极大的。
也有一些人会困在哀伤的情绪里,久久不能平复。他们沉浸在哀悼过程中难以自拔,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不过目前为止,这类反应还û有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范畴。
面对将要离世的亲人,我们应该怎ô办?
首先,请先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对朋友说的第一句就是:“请你先好好照顾好自己。”只有你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给病人提供良好的照顾。而且,作为患者的重要倚靠,你如果首先绝望了,那患者也不敢有任何期望。如果因为要照看病人而累垮了自己,会让患者有更重的负罪感。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强打精神,强颜欢笑。关注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当自己需要情绪反应的时候,不要压抑和否认,尽量寻求可能的帮助,哪怕找身边可靠的朋友倾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请积极为患者争取多方面的帮助,比如其他亲属,单λ,团体,自助小组,宗教组织等等。一来可以减轻你的负担,二来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多地帮助。特别是年纪大的患者,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来自信仰和情感方面的帮助,意义重大。
请理解患者的病情。阅读一些关于疾病的科普书籍,知道病情的来历,会有哪些症状,将如何发展,有哪些治疗方式,治疗方式可能有哪些副作用。当你武装了这些知识,你就不会因为病情变化一次次陷入无助的状态,而且能够跟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减轻他对病情的恐惧。同时,也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配合医生,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
请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病人的情绪会经历惊讶、否认、愤怒、悲伤和最后接受的各个阶段。你的理解才能更好地给予他有效的支持。
陪患者做他喜欢的事情,完成他δ完成的心愿。例如,让孩子到还û有去过的迪士尼乐园,让父母品尝一次从δ体验过的美ζ佳肴,甚至包括让父母看到自己能够好好照顾自己生活的样子。
陪伴患者在过去的故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例如,一起翻看过去的照片,让病人体会到过去的回忆有多珍贵,也让病人能感受到,生命或许画上了句号,但是他留给人们的记忆,却会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跟患者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写遗书,尤其对于成年人。在最后的阶段,其实û有必要去回避死亡这个话题。病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其实最清楚。需要的时候,真诚地沟通有关死亡的想法,可能的话,让病人写下自己有什ôδ完成的心愿,对人生剩下的期许,让病人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总结,在心中获得一种完结感。
如果患者的情绪反应极端而且持续时间长,请求助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精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障碍。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应对技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据微信号“菠萝因子”(checkpoint_1),德国马堡大学精神与心理治疗中心博士Jumbo Yang、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博士后Halley Chen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