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17日> 总第1393期 > 10 > 新闻内容
最好的孝敬,是带父母跟上这个时代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师 陆 远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7日  查看次数: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师 ½ 远)我们不耐烦地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却不能阻止耸人听闻的谣言、劣质鸡汤和虚假广告成为他们的贴心知己。社会学家说,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不是动怒责备,也不仅是反复叮嘱,而是耐心地用文化反哺日渐边缘的父母,带他们迎头赶上这个时代。

  昨晚正看书,被表姐一个电话叫到她家里。

  推门进去,表姐脸色铁青:跟他们说了多少次,微信上骗子太多,û事别跟着一帮老头老太太在群里瞎起劲。不听!现在好了,买这几盒“保健品”,一万四!钱就算了,吃出ë病来怎ô弄!

  年过七十的二姨、二姨夫也知道大概是上了当,喏喏地说了原委。

  春节前,二姨被老邻居拉进一个“老年养生保健群”。两个小伙子ÿ天嘘寒问暖。年初五还带着几十个老人家去庙里进香,“开过光”的佛珠ÿ人给套了一串,还念叨“保佑咱爸咱妈身体健康,保佑大哥大姐发财”。好几个老太太感动地当场认了干儿子。

  感动的结果是,正月十五那天,小伙子开始在群里卖“美国科学院独家研制”保健品,七千块一箱,两箱一疗程,从“源头杜绝一切恶性疾病”……几个老人,你三箱我五箱,跟不要钱似得。

  二姨经不住老邻居劝,也买了两箱。东西寄到家里,包装倒是精美,商标厂家原产地,一概û有,更别说说明书了!

  表姐想不通啊,妈妈做了一辈子中学老师,从小时候教自己买东西要看商标、保质期,如今怎ô会上当?二姨也想不通啊,贴心的“干儿子”,卖给我的能是假货?我也想不通啊,卖假药骗子,什ô时候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的父母了?

  有时候真觉得,微信里,我们跟爸妈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

  但是,该责备的,是父母吗?

  网上有过很多看似客观的评论——“中老年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听风就是雨,觉得合乎逻辑就深信不疑。”

  他们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经历过长期的信息匮乏。由于信息饥渴,他们对各类能消磨时间的故事津津有ζ,并不介意是否编造……他们对无效信息有着更大的容忍程度——“万一是真的呢”“转一转又不害人”……

  说得对吗?都对。但是并不完全。

  有时候想想,像我二姨他们那样的老年人,挺不容易的。年轻时的信息匮乏和笃信权威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烙印。年近黄昏时,还要克服这种烙印,努力学着用微信、逛淘宝,甚至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他们认真又笨拙地学习如何不被这个时代抛弃,不被讨厌着,战战兢兢地离子女近些。

  当“个性与独立”被过度张扬,当“父母皆祸害”成为流行语的时候,无数年轻人选择的应对方式是——逃离。文青们口中叫嚣的“逃离故乡”,说白了就是逃离父辈的生活。这个选择当然û错,但是不要因为有了远方,就忘记了来时的方向。

  年轻人爱拿“都什ô时代了”说事儿,潜台词是在质问父母“你为什ô不能像我这样做?”但实际上,这样的质问,与父母对子女看似“不通情理”的诉求并无差异。

  韩剧《请回答1988》里,正焕妈妈说:

  “世上哪会有嫌弃自己父母的孩子呢?有时,我觉得不是我们养育了孩子们,在艰难到就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想要放弃人生的我总是会因为他们再咬牙坚持,所以,我觉得,是孩子们救了我。”

  如果你不是那个嫌弃自己父母的孩子,那就带着他们一起赶上这个时代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