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衣烂从小补,病从浅中医,治病更好的时机,就是在刚刚发现、症状很轻的时候。小病不慌张,北京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裴胜告诉你《小儿小病有小招》。
发烧无汗,就喝麻黄汤来发汗很多父母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孩子发烧以后,如果浑身出点汗,烧很快就能退了。所以,遇到孩子发烧不出汗的情况,家长一般都很着急,感觉束手无策。
发烧不出汗的情况一般属于风寒感冒,以前这种类型的感冒在冬天比较多,在夏天并不常见,但现在人们在夏天普遍都喜欢吹空调,冷热温差较大,空调的寒气就会束在肌表,寒邪主收引,风寒导致表闭,阳气被困住,所以孩子就会发烧、无汗、怕冷发抖。如果是符合这种症状的话,可以给孩子用麻黄汤,一般一剂到两剂就会有效果。
我认识一个孩子的妈妈,是中医育儿的粉丝,平时也自学了一些中医知识。夏季高温酷暑的那几天,家里一般从早到晚都开空调。结果孩子感冒了,发烧、流鼻涕,但是没有出汗也不咳嗽。这位妈妈从家里找到小柴胡颗粒,给孩子喂了下去,然后又用温湿毛巾给孩子擦身体,妈妈折腾了半天,孩子虽然体温降了一点,仍然没有出汗,还发抖,很怕冷。
这位妈妈一夜没睡,第二天一早特别着急地打电话给我,我问了一下具体情况,让她用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这四味药给孩子煎麻黄汤。我叮嘱她,一次煮两小碗出来,第一碗喝完以后,如果还是没有出汗,两个小时以后再给孩子喝第二碗。如果第一碗喝完就出汗了,后面的就不用再喝了。
孩子喝药以后半小时,头上和身上就开始冒汗,烧很快也退了,后来再也没发烧。孩子受寒了,身上发冷,高烧不退,也不出汗,这是机体的正气在与病邪抵抗、但是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快速温阳气,让孩子的经络温暖起来,而麻黄是温性的药物,有辛温散寒的作用,力量是往外发的,所以特别对症。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方子很简单,只有4味药,具体的组成是:麻黄3克,桂枝2克,杏仁2克,甘草1克。这个量适合1周岁孩子。大一点的孩子用量要调整,可以请附近的中医看一下,把用量往上加一点。
用麻黄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发烧无汗,如果出汗的话,就不能再用这个方子了。孩子服过药,身上出汗了,要及时给孩子擦汗,换上干净舒适的衣服,还要给孩子多喝点水,因为发热出汗以后,会带走体内一部分水分。
鼻塞不通,紫苏叶熏蒸鼻孔最宣肺鼻塞不通气,是孩子感冒以后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孩子鼻塞很容易观察到,首先孩子的声音会变,说话带着鼻音,声音很重浊,不清亮了;其次有时候鼻塞厉害了,睡觉的时候还会打鼾。
鼻子是肺在面部的门户。所以鼻塞不通气,主要还是肺宣发功能失调的问题。紫苏叶促肺宣发的功能显著。《滇南本草》中记载,紫苏叶“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紫苏叶有独特的清香滋味,很多地方会拿紫苏叶来做凉拌菜或者腌制咸菜。
紫苏叶有很好的宣肺作用,可以用来帮助鼻孔通气。中药里面有一个规律,一般带叶的药,都是宣肺的功能多一些,作用是往上往外的,因为叶子的性质感觉是比较轻的;而带子的药,比如紫苏子,跟紫苏叶是同一棵植物上的,它的作用是往下降的,肃肺作用就很好,如果喘得比较厉害,就是肺气不降,用紫苏子会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鼻塞不通气的孩子,我推荐用紫苏叶熬出来的蒸气熏鼻子,这个方法大人也可以用。用紫苏叶熬水喝,有的孩子不太接受,觉得味道有点冲。那么可以让孩子去闻熬出来的蒸气,通过鼻子这个门户让药的蒸气进来,然后调理身体。不过,紫苏叶的性质是偏温的,所以对于风寒型的感冒更加适合。另外,蒸气温度较高,让孩子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烫伤。
我有个朋友家的女儿感冒了,鼻子堵得很厉害,说话的鼻音也特别重,这孩子平时很乖,很听话,但是就是生病了不爱吃药,她觉得药很苦,不吃,宁愿去医院打针,所以哄她吃药是件特别费劲的事。但是很多时候,感冒不需要也不应该打针治疗。怎么办?我让朋友给她熬紫苏叶水,不是让她喝,而是让孩子靠近去闻这个紫苏叶水的蒸气,这样闻了两三次,效果就很好了。
紫苏叶水还可以用来泡脚,小一点的孩子,兑在洗澡或者洗头水里,也是好办法。孩子大一点了,愿意去喝紫苏叶水的,熏蒸和内服可以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快一些。
中医的奇妙之处就在这里,让一种药发挥作用,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只要肯用心,家长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好方法。
看舌苔和鼻涕,及时驱寒邪中医认为舌是心脏的苗窍(表露迹象的孔窍),也是脾在外面的应候。经脉的循环很多是直接或间接地把舌和脏腑联系起来的,所以,脏腑的情况、病邪的发展变化,可以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得知。
看舌主要是看舌体和舌苔。要观察孩子的舌苔,首先得弄清楚正常的舌苔应该什么样。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的舌头上都覆盖有一层干湿适中、淡淡的舌苔。
我建议家长平时可以经常看一下孩子的舌苔,知道孩子平时的舌苔是什么样子,对孩子舌苔有一个动态的观察,但要在孩子进食30分钟以后再看,刚吃过东西以后,孩子的舌苔情况是不准确的。
一般孩子得了风寒感冒,舌苔会比正常的舌苔稍微白一点,舌体是淡红的。得风热感冒的孩子,舌质会比较红,舌苔黄白,有的时候舌苔会略厚一点。如果孩子连续发热好几天,而且温度比较高的话,舌质颜色会更红一点,舌苔会比较干燥,缺少津液。
除了舌苔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鼻涕来进行判断。中医认为人体产生的五种液体对应着五个脏腑,其中鼻涕对应的就是肺脏。正常情况下,鼻腔内有适量的鼻涕,起到滋润鼻窍、帮助鼻子维持呼吸和嗅觉的功能。
风寒感冒初期,鼻涕一般是清水样的,这个时候很关键,如果及时护理治疗,就能很快把外感解决。如果鼻涕是黏液样的,一般就不是感冒的初期、单纯的风寒型感冒了,有可能是寒热夹杂。如果鼻涕是黄色的,应该就是风热型的感冒了,这个时候就要用一些清热解表的药了。
鼻涕不止,擦迎香按风池效果好有的孩子在感冒好了以后,鼻涕还会流一阵子,好像止不住一样,同时还会觉得鼻塞,而且是每次睡觉起来感觉更严重。还有的孩子,就是长期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试试擦迎香穴、按风池穴。
迎香穴在鼻翼两边凹陷的地方,鼻唇沟的中间。擦迎香穴的时候,要用两手的中指,放在鼻翼的两侧,来回擦个二三十次左右。擦的时候力度稍微轻一些,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太重的话孩子会难以忍受。家长可以先在自己的鼻翼两边试一下,感觉力度比较轻柔就可以了。擦完以后,也可以再用中指的指尖点按一下迎香穴,一般点按个三四次就可以了。
曾经有位朋友患有鼻炎,老是流清鼻涕不止,十分痛苦。他自己本身学过中医,为了这个鼻炎也用了好多办法,到最后吃药基本是没有效果了,他就去针灸。针灸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扎的时候管用,停下来就不行了。后来,因为没办法每天都去针灸,他试着自己想办法。针灸作用的机理就是通过刺激穴位,来提高自我修复能力,那用其他方法来刺激穴位是不是也能起到作用?想到这一点以后,他坚持每天去擦自己的迎香穴,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擦。过段时间,流鼻涕的症状竟然好了。
摘自《小儿小病有小招》,裴胜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