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2月07日> 总第1382期 > 03 > 新闻内容
家乡味儿 健康事儿
健康时报记者杨小明 黄兰君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7日  查看次数:  

   做个肺癌筛查也挺难

  健康时报记者杨小明: 春节回家发现母亲咳嗽得厉害,白天不自觉地咳嗽,

  有时晚上我睡在楼上,都能听到楼下母亲的咳嗽声。常年跟医生打交道的职业习

  惯,让我对家人的小症状尤其敏感。

  母亲家有肺癌家族史,外婆在50多岁时患肺癌离世。肺癌是有家族史的,咳嗽也

  是肺癌的早期症状,加上母亲50多岁也是高危年龄。一系列高危因素,出于职业

  习惯,我准备带母亲到县医院做个肺癌筛查,让家人放心。

  把母亲的症状和担心告诉了医生,医生迅速开出了一个检查单。心想医生开这种

  检查单不会出错,母亲拿着检查单就去缴费了。不过当缴完费准备检查时才发现

  ,医生开的原来是普通胸片X光的检查单。

  跑医疗口多年,也采访过国内很多知名肺癌专家,目前肺癌筛查的最佳方法应该

  是做低剂量胸CT扫描,而不是做普通胸片X光检查,因为它很难看出小的结节,筛

  查作用有限。于是我拿着检查单找到了医生说明缘由。

  “你不是查肺癌么,一直就是用X光检查的啊”,医生一听一头雾水。我提出

  希望把X光检查单换成低剂量胸CT。用低剂量胸CT筛查肺癌是写入了肺癌筛查规范

  的,且在2015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就发布了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专家共识。

  一番解释之后,医生不情愿地开了一个CT检查单。

  缴完费来到CT室,这时我留心多问了一句“咱们县医院的CT是多少层的啊”,CT

  室医生回答是8层的CT。这又让我有点不放心,印象中,国内的专家共识是,筛查

  肺癌的CT最好是使用16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由于不确定,又马上

  给北京一个采访过的国内著名肺癌专家电话请教,专家告诉我其实现在一般都用

  64层的CT了,8层的早不用了,而且如果是筛查肺癌的话,8层的确实不太好。

  这时我返回到CT室,如果是8排的就不做了,花了钱没有起到很好的筛查目的,暂

  时就不做了。CT室的医生一听急了,“全县的人来医院查都是用这个检查,怎么

  你妈就更金贵”。

  CT室让我找开单医生,开单医生也是一脸不理解,一番折腾之后总算退费了。

  没有做到筛查,终究是不放心,第二天又带母亲到了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医

  生告诉我,4年前市人民医院进了64层CT,才算放心做完筛查。

  虽然最后的检查结果并无大碍,不过这次筛查却体验了一次家乡的医疗条件。跟

  北京那位知名的肺癌专家聊起这件事,肺癌专家感叹说,基层医疗设备其实不赞

  成购买高精尖设备,这样容易造成大检查和医疗设备的浪费,所以一般够用就行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医学再教育应该重视,医学知识应该

  及时更新,毕竟他们才是健康的守门人,这也是基层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

  老乡们很迷信偏方

  健康时报记者黄兰君: 太湖县,曾孕育中国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的小县城,

  那里便是我的家乡。

  龙山夜雨、法华方竹、玄妙古松是太湖有名的风景,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

  ,一年一见的小县城总会给我很多惊喜,鳞次栉比的新楼盘,正在改建的国道、

  规划中的高铁站……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在讲诉着小县城的发展。但,乡亲们碰到

  慢病信偏方的观念,却也让人忧虑。

  妈妈是四五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老病号了,因此认识不少同病相怜的病友,在听他

  们闲聊中才发现,几乎每个病友都有自己打听到的独门偏方,而且老病友们坐在

  一起,最喜欢的就是聊她们从不同渠道拿到的秘方。

  “我的手最近挺好的,都不疼了。哎呀,前段时间,连拳头都握不了,就是泡药

  酒喝。”老家的人喜欢冬天聚集在一起洗衣服,一位比妈妈年纪还要大的婶婶搓

  着衣服跟大伙捞着,“把蛇、蚂蚁浸在白酒里,我一餐要喝一盅子呢。”说的人

  兴高采烈,把我这听的人吓得不轻。是药三分毒,一锅泡的药酒能乱喝吗?

  老家的生活圈子很小,大伙儿有啥好东西总想着分享。如果有人生病了,邻居、

  亲戚、朋友都会热心地找药。因为妈妈也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病号,总有人跟

  我们“推销”。

  有位也受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苦的伯伯就曾跟我推荐过一款粉药。伯伯的病史比我

  妈妈还要久,却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治疗,不是看着当地县电视台播的广告买药

  就是琢磨偏方。“这药是我媳妇在北京给我买的,老中医家的祖传秘方,你回去

  也给你妈买点。”伯伯很热心,“不过这药没有通过国家卫生部门的审批,一般

  店里买不到。”尽管知道所谓的祖传秘方并没有通过国家食药总局的审批,但这

  位热心肠的伯伯还是四处跟大家介绍,当地也有不少人跟着吃这种三无药品。“

  一开始医生也是让我按月要去检查,我一次都没查过,每次都要抽那么多血,还

  花钱,我这不也没事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曾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

  发作起来,手脚肿痛、晨僵甚至手指会变形,但全县只有县人民医院有唯一一个

  风湿科医生,但很多药在当地都买不到。我妈也曾吃过偏方的苦,曾被亲戚介绍

  到隔壁县去找老中医用偏方,疼倒是止住了,但半个月胖了近30斤,一停药,手

  又肿又疼,一点起色都没有,最后还得求助专业医生。

  家乡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在健康意识方面,很多人依旧习惯有病先找偏方,不仅

  自己找,还相互推荐,非得在偏方上摔了跟头才算。其实,这跟家乡媒体的宣教

  有很大关系,在县电视台,很多药都用长达半个小时的形式来宣扬它们的神奇效

  果,有的甚至会请一些当地的老百姓用方言来以身说法,大家屡试屡骗,屡骗屡

  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