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问我的门诊患者,您患了眼病,首先选择找中医还是找西医?99%的回答是西医。为什么呢?“因为我得的是眼病,先选择西医院的眼科。”“那为什么找我们?”“因为已在许多大医院治过疗效不好,来试试中医。”
很多人不知道中医可以治眼病,也不知道还有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往往等到西医无法可治的时候才辗转找到中医。其实有些眼病,中医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治疗或者控制、延缓疾病的发展。
西医注重的是人生的病,中医注重的是生病的人。西医着重治疗局部,而中医重视调理整体。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主要是在控制好血糖的情况下,根据全身整体辨证,在恢复保护视功能的同时,也调理了其他脏腑的功能平衡。
但这并不是说只有中医好,中、西医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比如白内障,我就建议西医治疗,一个大夫大概五六分钟一台手术就能给患者带来光明,见效更快更直接。再如上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与无灌注区,就应进行视网膜光凝,如出现牵拉网脱,应手术治疗等。
在某些疾病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复发性眼病。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其特点就是反复发作,常因感冒、劳累及紫外线照射、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是角膜致盲首位疾病,其抗复发是眼科界研究热点。在急性发作期,西医用抗病毒药物疗效较好,但问题是反复发作引发角膜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出现角膜瘢翳等,导致视力严重受损。中医通过扶正祛邪、益气托毒、退翳明目的方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活化或复制,减轻角膜组织的损害,延长病毒潜伏期,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视力,还能明显减少复发,降低其复发率,具有较好的抗HSK复发效应。
在现今社会,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眼科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不良的生活方式除了导致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外,影响视觉质量、生活质量的眼病也在大幅增加。目前随着视频终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手机依赖症,给视觉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近视、视疲劳、干眼等眼病最为常见。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中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分析回顾研究表明,小学生近视率约38%,初中生约58%,高中生高达70%多。除了和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有关外,和学习负担、学习环境也有关系。青少年预防近视要从小养成正确的握笔及书写姿势,多参加户外活动,定期检查视力。视力降低时一定要去医院视光科室,科学、准确验光,由医师指导配镜。
对于上班的电脑族来说,视疲劳、眼干涩很是常见。此时不可一味寻找是否有缓解视疲劳或滋润眼睛的滴眼液,关键在于自己调整改善,如操作“运目法”:双手相互摩搓,微热放于双眼之上,再以食指、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然后转动眼球,先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如此3遍。对于眼睛干涩不适,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中重度干眼人群,此时可求治于中西医结合,根据具体干眼类型选择合适滴眼液(短期应用),合以益气润目类中药调服,或结合外治熏蒸双目(注意不要烫伤),能够有效治疗或缓解眼部不适。平时则可以用中药泡茶,如泡服菊花、枸杞,身体虚弱者可添加桂圆,大便干燥者加决明子等。
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90%都是由眼来完成的,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良好的视觉功能。
学会简介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病分会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唐由之创建,自1985年成立至今,通过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制定规划和指南等形式培育了中医眼科和中西医眼科队伍,推动学科不断发展。目前由中日友好医院眼科金明主任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亢泽峰担任主任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中医学科主任邱礼新等担任副主任委员。
专家推荐
亢泽峰: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出诊地点: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二楼特需门诊二诊室
金明:中日医院眼科主任。擅长: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和湿性黄斑变性等擅长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出诊时间:周一上午特需,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韦企平: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主任。擅长:多种视神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出诊时间:周三、周四上午
张铭连: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眼科医院院长。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危重眼病。出诊时间: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