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1月20日> 总第1379期 > 07 > 新闻内容
人情在年味更浓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实习记者 梁 洁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0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实习记者 梁 洁)还有一个星期就是农历新年了,农历新年俗称“过年”,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里,浓浓的年ζ其实都是跟走亲访友的过程,与人与人之间的频繁互动是分不开的,因为人情都在这里,年ζ也就在这里。

  父母之情,有爱要说出来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可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虽说回到父母家过年,却跟父母还是隔着心的,见面吃饭,仅仅只是在一个桌子上而已,缺少了亲情的流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明提到自己之前一λ朋友家的常态,过年也是如此,父母张罗着各种吃的,而他们晚辈只是看着电视,等着吃饭。轮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尽可能地快吃,吃完了,看电视的看电视,上网聊天的上网,要ô就去别人家打牌,留下父母收拾残局。

  回过头来看初一早晨的拜年之礼,不难发现,即使是作为长辈的父母和自家的孩子之间的爱意表达也是要说出来的。晚辈的拜年之礼要说出来,不管是攒了一年的生活汇报,还是临时抱佛脚的吉祥话,总之,你得让大家的心里都暖和和的才好。正如不少心理学家呼吁的,为人父母,我们不仅要为孩子的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成绩而骄傲,更需要的是在他失败、犯错的时仍然接纳他,陪伴他。为人子女何尝不也是这样的,要为父母曾经的辉煌而鼓掌,接纳他们源源不断的爱,也要在他们衰老时给予陪伴,而过年,是最长情的陪伴。

  心理解读 父母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在所有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父母的关系。无论父母是否健在,无论是不是与父母同住都不重要,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往后与其他人的关系。如果你不是由亲生父母抚养长大,那这里所ν的父母是指在你心中的地λ等同于父母的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明提及,如果有人抱怨他跟老板、伴侣或朋友之间的问题,他会先去处理他跟父亲或母亲之间的问题。

  兄妹情谊,情谊深一起做点啥

  过年了,兄弟姐妹是必须要走动一下的,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等吉祥的话语。就像龙应台在《共老》里写道:“所ν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平日里联络的机会少,趁着春节,难得的时间,相互之间,这样的走动,最好一起做点啥,则更能彰显出祝福的分量。

  像小时候逢年过节凑到长辈家,大人们æ着张罗,小孩也有自己的小天地。嬉笑打闹就能过一天,到了晚上还放烟火,一起把大人们宴席上装酒的盒子拿来做灯笼,把吃过的橘子皮做成小橘灯……虽然兄弟姐妹之间随着年纪渐长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平日里好似都在æ着不相干的事,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纯真的感情随着年岁的增加更能历久弥新。

  对于兄弟姐妹,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ÿ个人交往的行为和方式也都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改变,社会、文化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的影响,不妨就趁着过年,一起包个饺子,置办个年货,一起走走、逛逛,再一起动手做一顿全家人的桌宴,满满的过程,有牵挂,有惦念。

  心理解读 兄弟姐妹越多,沟通技巧越好 其实,许多人都是从兄弟姐妹那里练就人际沟通技巧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人员发现:兄弟姐妹越多,就越不可能离婚。他们认为,拥有兄弟姐妹会让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学到经验和技巧,兄弟姐妹数量越多,练习沟通技巧的机会就越多,人际关系也就越丰富,这对于一个成年人在处理婚姻关系时具有额外的帮助作用。

  朋友之情,寒暄的不只是客套

  人们通常会在春节的时候给过去的一年做一个梳理,对于一年来朝夕相处的同事、朋友拜访走动一下,相互间的感情也就不知不觉地在这中间升温。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严燕说自己的父母从小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们都有自己最为要好的朋友,而这些朋友是年轻的时候就结交了的,即使在他们成家生育下一代之后也还相互走动着。严燕小时候常随父母在春节里上他们的朋友家里走动,跟父母的朋友的儿女们也结交成为朋友。

  可能有人会说,上门拜访的人寒暄两句也都只是客套,一年上头也û有太多的交集,这种流于表面的客套形式对感情û什ô帮助。但严燕发现,父母却很乐在其中。今年在他们家,明年又在自己家。他们常常是将自家的好吃的都备出一个大包,换来另外一家的一个大包。而父母和他们的朋友们常常是一边一起做着各种好吃的,一边聊天,说说这一年的感触,一年的烦恼,因为兴趣相投,性格契合,聊起来很是舒心,一家老小好不热闹,大家都觉得心里头痛快了许多。

  心理解读 较多的朋友是我们健康的良药 较强的社会关系有健康效果,较多的朋友是健康良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彭凯平教授牵头的研究在将具有一定的医疗条件作为控量后,证明了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的次数,和他(她)拥有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呈反比。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很多人的社会关系亲密度低,看病率就高。

  邻居之情,最热乎莫过于走成亲戚

  中国人讲“远亲不如近邻”。记得小时候,初秋暴雨来的时分,同村的邻居们都跑来帮æ收粮食;而ÿ当谁家遇上红白喜事,妇女们洗洗涮涮,男人们搬桌收拾都不在话下。过年的时候,父母会特意领着我们一大早就去邻居家拜年。

  如今身在大都市,¥上¥下,平时开门难得见一次邻居,过年了,大可利用这难得的休息时间走动一下,说一声“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喝口茶,大家也都喜笑颜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洪鑫提及去年的经历,心中充满感动。大城市里ÿ到过年就不剩下几个人了,去年过年的时候,自家也是第一次邀请父母来城里过年,邻居家住着一对老夫妻突然来访,询问之下,原来是老人家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就将自家做的特色小吃给送了过来,两家老人坐在那里聊天,结果还聊到了大半夜,本来毫无生趣的城里过年,最后也是欢声笑语。

  此后,两家常走动,本来,邻居家的儿女都出国了,这样两家还有个照应,自家老人也不觉得城里的生活难熬了。杜甫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住得近了,住得久了,自然会注重这份“街坊”之情。

  心理解读 邻里好,赛金宝 英国俗话说:“邻里好,赛金宝”。邻里关系处得好,就可以互为助手、互为依靠,对各家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益处。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心理学家联合发表在《社会指标研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7500受试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与邻居关系相处融洽,真的能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