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9月20日> 总第1347期 > 24 > 新闻内容
宝洁最近麻烦不断
健康时报记者 徐 瑶 徐婷婷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0日  查看次数:  
   宝洁风波6年不断,被指态度难能服众

  自称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的宝洁,近六年来,风波连年不断,而对于争议的处理,一直不能给出让消费者满意的态度。

  2010年,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南区联邦地方法院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59名家长对宝洁公司提起上诉,因其生产的帮宝适新型纸尿裤(Dry Max)造成孩子皮疹等皮肤问题。

  据媒体报道,即便宝洁坚决否认此类皮肤问题由Dry Max所致,美通社也发布报道称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尚未发现导致皮肤问题与帮宝适直接相关的报告,公众对于这款产品的质疑却仍不断发酵,全球著名社交网站脸谱网Facebook上出现专门针对“帮宝适”质量问题的小组,高达1053人,要求立即重新推出旧版产品。

  2011年7月,宝洁旗下漱口水欧乐-B因微生物指标与公司内控标准不符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召回,其中涉及中国内地约3万瓶,然而,繁琐的召回程序再次引起消费者不满。

  宝洁公司发布的召回公告要求,消费者须提供姓名、手机号码、银行活期存折账号等资料,同时签署《同意接受退款声明》,并规定接受为期30天退款期限,超出不予受理,寄出资料也不予退还。上海市消保委要求其马上改进,认为宝洁这种做法,既是在免除自身责任,又有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问题。

  同年8月,据央广报道,宝洁旗下威娜产品被曝在安徽的过期产品被换标再售。宝洁中国发布声明称,从未授权和允许任何人给威娜产品换新标签。当地工商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然而调查结果无疾而终。

  宝洁玉兰油多款产品致使严重过敏、玉兰油防晒乳被检出砷超标、旗下两款洗衣粉被指去污力不达标……2012年,对宝洁的质疑屡见报端。

  2月,几起宝洁玉兰油产品致使严重过敏事件频频出现,宝洁回应称,致过敏事件均是个例。不过,有媒体指出,如果不是出现严重过敏,一般消费者不会主动联系化妆品生产商。

  同年4月,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发布一份对美白、祛斑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调查的报告,宝洁玉兰油三重美白修复防晒乳因检出砷超标名列黑榜,宝洁再次反驳,称产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并对检测方法提出质疑。

  不过,为了验证该仪器的有效性,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将样品送至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验证了该仪器能检测出最低含量不低于12ppm的汞、铅和砷。

  作为拥有180余个品牌的宝洁,接连不断的问题事件,着实让其应接不暇。2014年,宝洁公司宣布计划出售、终止或淘汰至多100个品牌,被裁撤的品牌数量超过宝洁总数的一半以上。据悉,从2004年~2013年,宝洁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一直面临提升销售额和削减成本的压力。

  宝洁“瘦身”不到一年,“天价”罚单又至!2015年,上海市工商局披露,因构成虚假广告,宝洁旗下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被处罚603万元,这是我国针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最大罚单。在宝洁声明中,佳洁士却并未对其虚假宣传行为向中国消费者致歉。

  据新华网报道,宝洁曾在其网站宣称,“我们以细微而有意义的方式亲近和美化消费者每一天的生活”。如果没有对消费者的充分尊重与诚恳沟通,这种亲近和美化,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