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驻北京胸科医院特约记者 李 云
结核病有一个特点,就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够确诊,而且如果是出现了药品耐药,在诊断方面就更加困难。现在,在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一支抗结核战队——“京津冀结核病协作中心”。
这支战队是由22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天津海河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三家省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张家口市肺科医院等16家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及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天津结核病控制中心以及河北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3家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
这个模式的实施相当于把北京、河北、天津本来独立的三张网络钩织在一起,形成京津冀地区的结核病大防控网络。
三地结核病医疗机构利用“协作中心”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应急支持等方面工作。同时,“协作中心”还建立结核病样本库及大数据库,有效推进科研工作进展;疫情报告、患者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将变得更透明、更容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表示,“京津冀结核病协作中心”成立后,充分发挥专家资源,通过“远程连线”或“专家前往”等方式对疑难病例进行统一会诊,会诊目前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开设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疑难及特殊患者在医院间相互转诊提供便利,重症病例如果需要转诊,就由医院提出,且京津冀的申请流程是一样的。
李亮表示,“京津冀结核病协作中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将京津冀地区的结核病患者的信息统一化。如果一个北京患者在天津看病后,他的信息将被“协作中心”共享,这样省去了患者在两个地方做两次同样检查,也能够避免患者往返两地的麻烦。
以前一个北京患者在北京以外的地区检查出肺结核回到北京后,由于两地信息沟通相对较少,北京地区的医疗机构方面无法知晓该患者的病情,以至于这种异地就诊的患者在本地缺少随诊、病情跟踪,容易传染给周围人。这也是“协作中心”现在的又一个任务,让当地医疗机构能够第一时间知晓异地就诊患者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随诊及病情跟踪,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对周边人带来的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