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博士 林文采
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就一定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修炼得很好,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位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
也就是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的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
另外一点就是你有没有办法管得住自己,你的内心能不能对自己坚持说“不行”,如果你能做到,那么你以后面对孩子时就能对他说“不行”,如果你不能,那么对待孩子时你可能也完全凭心情,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所以,一个人是不用等到有了孩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好妈妈,当她面对自己的事情时,就已经可以知道答案了。
而脾气暴躁也不意味着你就做不成好父母了。我其实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但是我不会对别人乱发脾气,这是我处理好了的缘故。所以,暴躁的父母首先应该去处理自己心里面的东西,而不是把情绪转嫁给孩子。
这种处理不是压抑。如果我生气了,我就会告诉孩子们我生气了,我不喜欢。这时,孩子们自己就会注意,因为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他们不愿意去破坏这种关系——其实孩子天生就知道,他的感情,生理上的需要统统都要靠父母,所以,只要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就会想办法不去破坏那种关系。除非你太不合理,他才会拼命地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