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参加了大会整个过程,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很是激动,“总书记特别接地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网上热议的话题,总书记都知道”。
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李玲总结,“迄今为止,我国只有教育和人民健康从总体上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体现了这两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不到一周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将成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一些阻滞人民健康发展的困难将会逐一破解,全民健康,强国之基,百姓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健康红利。
1
全民健身:无需蹭跑,15分钟健身圈就在身边
健康时报记者 吕 霖
“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是此次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的议题,而这条“开放之路”我们走得很艰辛。
早在1995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就提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今年6月底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今年8月初,健康时报头版刊发评论《校园体育场开放的步子再大些》,说的就是郑州市民想进校锻炼,门卫以“没有预约”为由拒绝的事儿。“现在真是没有锻炼的地儿了,想想西操场还开着的时候,夏天傍晚去的人真不少。”北师大安装“门禁”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连晨间到校园“蹭”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虽然公共体育设施在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着安全、管理和维护费用等问题,但开放才是大势所趋。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提出了整合资源,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的要求,只是目前具体落实的效果还不够明显。”
实际上,不仅有广东、江苏等省市先行先试的经验可借鉴,浙江、江西等省市也都在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广州去年就已启动了健身步道的规划建设,初步规划一百公里;而且规定,每周免费优惠开放时间不能少于14个小时。今年4月,《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金剑介绍,2013年到现在,江苏省7000多所学校中,拥有体育场馆并开放的有4000多所。
现在运动群已成了新的社交方式,南昌市要求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和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都要100%覆盖。浙江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已出炉,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100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基本形成“15分钟健身圈”(步行15分钟即可从家抵达健身场所)。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说,“体育运动的价值之一是对精彩生活的向往。”从这点来看,不用费力“蹭”跑的操场,近在咫尺的“15分钟健身圈”承载着老百姓的健康,这样的红利,今后将会越来越多。
2
吃得安全:从产到管再到食,没有死角
健康时报记者 吕 霖
“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习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
去年10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已实施。但每次面对食药监通报的食品抽检合格率,公众依然会有忐忑和不安。正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国家食药监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所说,“食品生产中掺假造假的案件屡有发生,特别是抽检中还有3个百分点的不合格食品,这个不合格食品如果落在哪一个消费者头上都是百分之百。”
今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这是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三次执法检查。报告显示,2015年,食品抽样合格率为96.8%,比2014年提高2.1个百分点。但同时,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种,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国家已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可就在8月的食品抽检中,依然检出了莱克多巴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明确今年起对省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从食品生产到餐桌食用的全程严格检测、控制和监管,将是食品安全的一大保护伞。
8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系统客户端“食安查”APP已上线,公众可以快速查询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此外,公众的饮食营养教育也将得到改善。除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发布并积极推广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外,不少民间力量已经开始行动。爱心基金会创始人翁永凯与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在共同推进的儿童食育项目上已走过3个年头。翁永凯教授说,深入校园,教会孩子看食物标签,了解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是从娃娃抓起的“食育”教育,而从小培养起的安全饮食意识是一生的健康保障。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