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6月21日> 总第1322期 > 07 > 新闻内容
讨厌的人咋就躲不开
心理医师 张晓明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1日  查看次数:  
        心理医师 张晓明

祥林嫂,总抱怨传播消极情绪

接招:正向引导工作为焦点。

愿意跟你分享不愉快体验的人,显然对你是足够的信任,不妨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他们说,再帮助他们看到正面的东西,把焦点拉回到工作上,摆出实际的问题就可以了。“是这样的,有些事就是不合理,我们得想想该怎么做?”带着他们去积极地思考解决方案,就不会只是抱怨了。

当然,当一个人习惯了抱怨后,是需要一段时间,好几个来回才能开始积极地思考,而停止抱怨的。

铁算盘,太过算计忽略合作

接招:不妨试试双边交易。

张口闭口将利益挂在嘴上,对于不是他们分内的工作,他们会断然地拒绝,当然,这是他们的权利,你也不用因此感到生气或是产生挫败感。

但在合作中,如果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你也可以拒绝,这也是你的权利,只是双方需要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详尽的说明,或者在需要额外帮忙时,不妨提出双边交易,例如这次你帮我这件事,我可以帮你另外那件事,以此表示感谢。

小喇叭,搬弄是非嚼舌根

接招:当面提出来澄清事实。

有些人以掌握的八卦消息多为荣,但如果你因为别人搬弄你的是非而感觉受到了被伤害,那不妨当着那个人的面明确地提出来,这样既能给对方解释的机会(不知道是不是有个误会?),还可以为自己澄清事实。

有些时候,我们只是被人拉着一起聊别人的是非,如果你不愿意参与,也可以默默地走开就是了,听听音乐、读一篇敲打灵魂的文章,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油泥鳅,完不成任务就推卸责任

接招:事前分工随时记录。

遇困难就躲,看到利益就往前凑,与泥鳅型的人合作时,每个人负责的部分必须明确,时间、内容等要求要讲清楚,最好在开展工作之前,双方一起制定一个事情进展流程表,安排好分工,作为依据。

还有,在工作的过程中养成做工作记录的习惯,如果他们试图把过错推给你,你只需按照自己的工作流程做解释。

重沟通搞定讨厌君

如何跟自己讨厌的人相处,是很多人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且让人郁闷的一点是,自己心烦气躁,对方却怡然自得。

如果你必须面对,建立信任关系就显得很关键。我们得先观察对方,不能轻易给对方下结论,有效地将“自我可能出现的情绪”择出来。人是复杂的,多面的,且可能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在你眼中看到的他/她,是一个侧面?还是多次接触,和他人交流后的结论呢?

其实,经过分析你就会发现,目前你正处在内在的冲突当中,可对方可能丝毫没感觉到什么不舒服或是困境,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的选择权在你手里。而一切的改变都只有在你们做了更多深入沟通,两个人的关系才会有出路。 (刘 昭)

不喜欢你 或许跟你无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宇赤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基本善良的,做人做事有标准,为人处事有原则。就是这样的人还是会时不时招人烦,讨人厌。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有时可能会恼火、有时也会一笑而过。

其实一个人喜欢你,那是TA在你身上看到了喜欢的自己;一个人不喜欢你,那是TA在你身上看到了不喜欢的自己。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每个人身上,每一段关系里都能寻到我们自己清晰的身影,也都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缺失。这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投射”。

所谓投射,就是指将自己内在生命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投射效应,宋朝著名才子苏东坡结识了佛印和尚。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和他相对而坐,苏东坡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可是,佛印却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认为自己占了便宜,回到家以后,苏小妹却说:“哥哥,你错了,佛曰:佛心自现,你看他人是什么,就意味着你看自己是什么。”

正如我们心情愉悦时,看到周围的人和事都觉得很美好,而当我们心情糟糕时,总能在周围的人和事上找出许多不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