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智慧叫低调
李嘉诚先生说:“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成功后的李嘉诚依然保持着这样的谦逊态度,拥有显赫的地位却没有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依然保持着低调、平和的心态,不论对什么人,总是态度和善。
与长江实业有着密切业务联系的香港广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情。
以前,香港的广告市场都是买方市场,基本上都需要广告商主动寻找客户,寻求合作,而客户根本不担心找不到好的广告公司。久而久之,很多企业根本就不把广告商放在眼里。
一次,林燕妮到长江实业的总部洽谈生意。令她诧异的是,李嘉诚想得十分周到,派了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待,把林燕妮等人接到了楼上。恰好那天下雨了,林燕妮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李嘉诚连忙帮着她脱下外衣,并亲手挂在旁边的衣架上,根本没有什么大老板的做派。
2013年,李嘉诚在接受媒体专访时,首次公开讲述长子李泽钜被绑架一事。作为李家长子的李泽钜,曾于18年前被绰号“大富豪”的张子强绑架,并勒索20亿港元。
李嘉诚说,当时绑匪张子强单枪匹马地到李家,声称长子李泽钜已被他绑架,需要李家支付20亿港元赎人。李嘉诚显得非常镇定,马上同意了绑匪的要求,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如果你要,我可以到银行给你提取。”面对镇定从容的李嘉诚,绑匪张子强感到非常意外。李嘉诚回答道:“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5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李家提供巨额赎金之后,李泽钜被释放,第二天便如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样去公司上班。
1993年8月,李泽楷没有接受父亲的安排担任和黄公司总裁,而是要自立门户,李嘉诚送给儿子一句话,就是“树大招风,保持低调”。也是为了告诫儿子做人最忌讳的就是因“树大招风”而引来无谓的麻烦。
名誉是人生大写的名片
李嘉诚一直认为,有钱要大家赚,利润更要让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最大投资商,你拿10%的股份很公正,拿12%也没什么,但是如果只拿8%的股份,将其余回报给那些曾经支持过你的人,虽让小利,但财源将源源不断而来。
1973年,当世界危机波及香港的时候,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仍被香港商界传为佳话。香港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塑料原料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受价格的影响最大。危机爆发前每磅塑料原料的价格是0.65港元,危机爆发后涨到每磅4.5港元。当时李嘉诚是香港塑料制造业商会主席,但他的经营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地产上了,这场塑料危机对他的影响并不大。况且,长江塑料公司本身也有充足的原料储备。
尽管这件事与自己的利害关系不大,李嘉诚还是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数百家塑料厂入股组建了联合塑料原料公司。原先单个塑料厂家的购货量太小,无法达到交易额度,现在由联合塑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可以直接由国外进口塑料原料,进行交易。所购进的原料,全部按市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但如此,李嘉诚还将长江塑料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待料的会员厂家。可以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塑料公司本身的20万磅配额,以原价优先转让给需求量大的厂家。在此次危难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数百家。李嘉诚因此被称为香港塑料业的“救世主”。
以重义轻利、以德报德的情怀经商的人,虽然有时显得很傻,但往往也能因此积累厚实的人脉和口碑,从而建立起隐形的财富气场。而这些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在资源,使企业发展拥有充足的后劲,从而为经营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
李嘉诚曾说:“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新的信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与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87岁的李嘉诚,从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前一定要看书,了解前沿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自言到今天,没有一天不看书,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都有读,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他回忆过去时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因为当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在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我自己的学问日渐增长,可以说是自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现在仅有的一点学问,都是在父亲去世后,几年相对清闲的时间内得来的。因为当时公司的事情比较少。其他同事都爱聚在一起打麻将,而我则是捧着一本《辞海》、一本老师用的课本自修起来。书看完了卖掉再买新书。
根据创业公司数据库的数据,李嘉诚旗下科技投资机构维港投资在2014年共投资了15家初创企业,大部分都是位于硅谷的科技公司。《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12月24日讯,这15家企业中,有4家是李嘉诚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健康领域公司,4家是互联网金融相关公司,其他则分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线广告和媒体等领域。
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不断填充新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不然就会被拥有新知识的人所超越。”也正是因为对新科技、新知识不断地学习,靠着知识引导自己前行的道路,他总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才敢于向新的领域发出挑战,在挑战中获得财富。
摘自《李嘉诚的哲学》,张笑恒编著,北京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