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5月13日> 总第1312期 > 16 > 新闻内容
卒中防治有新动静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叶正兴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3日  查看次数:  
 
    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日前在京举行,国内顶级脑血管病专家齐聚一堂,不少卒中防治新信息传递了。 
预防:“微中风”不能等
如同在大地震来临前,很多地方会发生轻微震动一样,那一次“能要你命”的中风发作前,一定会有“微中风”给你发生警报。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民教授指出,脑卒中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有些患者会在大发作前突发肢体麻木无力、失语、眼前发黑或看东西重影,但缓个一两分钟休息休息,又好了。其实,这就是“微中风”的表现,出现这些情况绝对不能等或是再观察观察,一旦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或未接受正规治疗,会导致重度致残,瘫痪在床,甚至危及生命。
用刘建民教授的话说,“发生微中风的患者,那是老天对他们的眷顾,如能及时发现识别出
‘微中风’的迹象,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及早得到治疗,就能捡回一条命。”
治疗:黄金救治时间延长到6小时
谈到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管生教授认为,越来越先进的治疗方法正在帮助生命与时间赛跑,从药物溶栓的4.5小时,到现在第三代机械取栓技术可以把黄金救治时间延长到发病后6小时。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救护车上基本判定后,就应该开始静脉溶栓,在国外,从发病到静脉扎上针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及时的静脉溶栓可以让50%的患者完全恢复,剩下的50%,还有机械开通作为补救方法,使得原来救不了或救不好的患者,60%又有了恢复的希望。”管生教授告诉记者。
防复发:抗血小板治疗很关键
我国缺血性卒中年复发率约高达17.7%,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后,会导致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致残,并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介绍,我国约有四分之一患者因发生二次卒中而导致死亡,二级预防端口应前移到病房,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和患者再住院率。
针对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治疗手段,也是研究最充分、证据最多的一大类药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牛小媛教授表示,抗血小板治疗就是俗话说的“让血稀一点”,与国外的数据相比,国内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仍然不充分,尤其是对高危、极高危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份可以救命的名单
    疑似卒中后,患者或家属上了救护车后,往往是救护车拉到哪个医院就去哪个医院。专家建议,上了救护车不妨多问一句:我们去哪个医院?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去有卒中中心的医院,不但有专业的卒中医生团队,而且可以开展综合的药物手术治疗。
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些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电话:010-8319827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6号,电话:010-670966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电话:010-6441243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一区6号,电话:010-6768997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电话:020-87330808)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号,电话:020-62782020)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电话:020-8188723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电话:021-52889999)
 
 
 
下肢动脉堵一半
才会有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陈朝晖
一般下肢动脉狭窄到50%以上才有明显症状,从轻度狭窄到堵塞50%需要10年~20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病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仅感觉腿怕凉、乏力、走不了远路。一旦出现了明显的间歇性跛行,则说明在活动情况下腿部已经明显供血不足,甚至足趾变黑坏死甚至截肢。
感觉腿怕凉、乏力、走不了远路,应该及时到周围血管科或血管外科就诊,早发现早诊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