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25日> 总第1300期 > 06 > 新闻内容
慢跑爱上一座城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记得第一次户外慢跑,是跟随大家绕着故宫,沿途经过护城河、东华门,那一刻景色美得我说不出话。
金灿灿的故宫在热汗中变得红彤彤。再跑一圈华灯初上,街边的便利店老板已经开始给放学的孩子准备晚饭,顿时满街飘香。
闻着饭香,擦擦汗我也该回家了。那一次我脑海里浮现出七个字——慢跑爱上一座城。”——歌手  许 飞
 
 
 不知从何时起,跑步成为一种流行标志。众多明星纷纷加入,细数一下,娱乐圈的“跑女”其实很多,她们有着不一样的跑步动力和心得,但相同的是,都从跑步中收获了满满的力量,越跑越上瘾。 
 
跑女一号:张钧甯    
倾听身体的声音
    运动不是拿来炫耀的,而应该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时髦不是坚持的理由,分享也不是跑步的动力,身体上的收获才会吸引我们继续下去。
跑步很简单但同样需要科学训练,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因为跑步姿势错误、运动鞋不合适,导致膝盖受伤,然后去复健就医。之后找来专业教练指导,甚至陪跑,纠正重心、姿势;跑步前的暖身和跑步后的拉伸也很重要。每次跑步前,我会先用瑜伽拉筋暖身,跑后会用运动砖在大腿侧边滚动舒缓;最后就是跑步时要时刻关注身体状况,不能放空或想心事,而是要一直思考所应用的技巧。这样才能让身体听你的,达到你想要的目标。
专家点评:一谈到跑姿,往往就与脚的着地方式相联系。前脚掌?后脚跟?到底哪种着地方式适合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梅表示,跑步着地的方式不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跑者的问题在于步子太大使得人体承受更大的垂直冲击力。跑步时脚着地的位置应当在臀部的正下方,且落地较为轻盈。当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正下方时,髋、膝、踝关节都处于略微弯曲状态,这样就可以有效吸收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从而减轻对身体的冲击。
我们强调倾听身体的声音在于,让跑者专注于呼吸、心率等身体的反馈,了解并体验身体的变化,然后才能进一步提高锻炼目标。 
 
 
跑女二号:Selina(任家萱) 
受伤后爱上运动
    Selina自2010年的烧伤事故后,就迈上艰辛的复健之路。受伤后的她,膝盖无法弯曲,一度连走路都很困难。
对于跑步这事,她曾表示“人生很妙,我是因祸得福,受伤后才知道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受伤时膝盖不好,稍微动一下就痛,但运动后发现肌肉可以保护关节。”继挑战10公里路跑后,Selina成功挑战人生第一个半程马拉松。跑完之后她坦言,“一开始觉得跑步好累,但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跑步的乐趣,今天我连21公里都能够突破了,感觉已经没有事情能够局限我了。”
专家点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康复治疗师葛杰表示,身体伤病后,适度运动不但能够促进运动系统功能恢复,对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心理健康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伤病后的运动,首先要有对身体功能的评定。不但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练习和准备,在身体条件适当后,才能开始提高运动强度,即提高跑速和增加距离。否则盲目的增加运动强度,很可能适得其反,影响伤病的恢复。
跑步作为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无论对于心肺功能的锻炼,还是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的锻炼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提高肺通气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等,提高人体有氧耐力。通过适当的冲击和受力刺激,可以减缓和避免骨质疏松的骨骼脱钙过程,促进骨骼健康。
 
 
跑女三号:周笔畅  
夜跑释放压力
    白天工作紧张,我喜欢晚上或者周末夜跑。沿着城市跑步,跟随脚步注目这个城市的风景;或是约一群朋友一起跑,分享快乐的同时释放压力。跑步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全身都能得到锻炼。我的经验是,必须跑20分钟以上才能真正消耗热量。慢跑为宜不要太快。跑步前跑步后一定要做伸展运动,这样可以避免小腿变粗。
专家点评:夜跑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葛杰提醒,夜间看到的沿途地标和白天不同,自己熟悉的路线,在晚上看都会有陌生感。所以夜跑对于环境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照明条件好,地面情况好的路段。而且最好能够在白天去试跑几次,熟悉路线后再开始夜跑。同时跑动中需要更加专注,适当减小步幅、减慢步速,观察落脚点地面情况,才能更好地确保安全。
此外,人体在白天和夜晚的生理机能、内分泌水平等并不相同。没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各项生理机能和激素水平并不能很好适应。所以夜跑的习惯需要逐渐养成,运动量需要逐渐增加。夜跑中的运动装备也需要适当调整,例如准备一双鞋底较白天更为坚实些的跑鞋,以应对无法看清的小石头等对于足底的突然冲击。温度降低需要更为保暖,同时需要排汗功能更好的服装,以免着凉。必要的照明设备,以及可以贴在或系在身上的反光条带等,以免行人车辆没有及时看到你而发生危险。
 
 
跑女四号:陈意涵    
随时随地享受跑
    一个晨跑12公里,几十个俯卧撑只是序曲,骑车、滑雪、潜水、马拉松……作为一个体力惊人的妹子,陈意涵的“运动狂魔”形象越发受到众人的喜爱。对于每天都会坚持晨跑的陈意涵来说,体能上的考验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觉得挺好玩的。
是否有什么“打鸡血”的绝招,陈意涵表示“可能因为我经常运动,所以精神比较好。我没有每天跑,大概就是有空会跑,现在一般出去跑会8公里以上。心情很好或很差的时候,就会一直拼命跑。”
专家点评:无论从事何种锻炼方式,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刚刚起步的时候要小强度、短时间、低频率,逐步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锻炼时间。王梅表示,像陈意涵这种一次跑8~20公里运动量较大,如果天天跑,很容易过量,引起身体机能的下降、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陈意涵锻炼的重点在于多样,不仅跑步还参与其他方式的锻炼,使身体的各部位都得到锻炼是科学锻炼的原则之一。
跑马拉松成为时尚,很多人从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同时还有意志力的考验。但这种大运动量的运动,对心肺功能等身体的机能都要求很高。一般人作为健身锻炼不必如此,国内外的成年人的身体活动指南都提出以每天30分钟到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浪跑步、《信息时报》,图片来自张钧甯、Selina、周笔畅、陈意涵微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