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一篇已经在朋友圈里广为传播的文章。一位4岁孩子的妈妈,细节详尽地描述了孩子在吞掉整根棒棒糖后的紧张、忙乱、焦灼、无奈,还有一些思考。寒假期间,临近春节,摄取零食的机会较多,加上孩子追逐打闹,是误服异物的高发期。同时,由于春节走亲访友,或者异地做客,一旦孩子误服异物,对病情不了解,对当地医院不了解,很容易导致盲目就医。再一次提醒各位家长,请认真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生,请根据文中提示做好判断,合理就医。
开车吃棒棒糖, 连棍子都吞下了!
2015年12月27日,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当天我们一家人从杭州开车到上海方向,途中在长安服务区的便利店买了个真知棒的棒棒糖。
下午2点左右,刚出G60高速枫泾收费站,小朋友呛咳,一下子把整根棒棒糖吞了进去。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从来没想过棒棒糖也能吞进肚子。(点评1)
正好车停在收费站口的警亭旁边,赶紧把小朋友抱出车子,尝试让她把棒棒糖呕吐出来。
小朋友有吐血和轻微呕吐,但是棒棒糖还在里面。
宝贝一直不停的哭,粑粑麻麻是心急如焚,麻麻我更是愧疚,没有看好宝贝……
警亭里面的几位警官首先帮忙打了120。一位警官(事后通过警民直通车的微博查询得知为沪昆高速公安检查站警长孙希茂)看到情况紧急,等救护车到来时间比较长,主动和他同事一起用警车送我和小朋友到最近的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分院。
穿肠危机! 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送到医院,急诊医生看了小朋友当时的情况,还算比较稳定,判断棒棒应该是已经进入食道或者胃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医生询问棒子的材质,说如果是纸质的,应该不需要担心和做进一步处理,因为胃液和胃酸会软化纸棒,然后排出体外。
当时的确没有太留意棒棒糖棒子的材质,只记得不是纸质的。是粑粑买的棒棒糖,想了想说好像是木棍子材质的,但肯定不是纸质。
医生下了结论,两个小时内要做胃镜手术,把棒棒糖棒子取出,否则时间长了会到肠道,极可能戳穿肠道,需要送市区的儿童医院。
连奔三家儿童医院, 都无法手术
不巧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分院的救护车刚走没多久,只能从金山区派救护车过来。各种煎熬,半个小时后救护车赶到,送我和小朋友到万源路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送到医院,医生说现在是周日,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做胃镜,建议第二天一早看消化科……现在回去观察,有情况再马上送医院……当时已经是下午4点,离宝贝吞棒棒糖已经两个小时……
跟粑粑商议后,当机立断又赶到浦东的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诊护士说第二天来看消化科……消化科只有20个号,挂不上号怎么办?护士说可找办公室……(点评2)
再赶到新华医院,让我们挂外科急诊。医生一开始说现在没办法,内窥镜室到星期一才有。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打了电话给内窥镜室的沈医生。
沈医生也是首先问棒子材质,他说现在市面上的棒棒糖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纸质的,一种是塑料的,没有木棍的。同样他说如果是纸质的,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胃里,这种情况会自己排出来,不用担心。
抱着一线希望,决定找便利店确定一下棒棒糖棍的材质。网上想查询长安服务区中驿便利店的电话,但是没有查到,搜到服务区二楼肯德基的电话。打电话过去,一位年轻的先生接的电话,和他讲了事情的经过,他马上帮忙到一楼便利店请售货员给我们回电。
很快,一位小姑娘致电,问了当时买的价格,位置(棒棒糖就在收银机旁边),我大概记得名字是“真X棒”,她确认棒子是塑料材质,名字是真知棒。百度了下,是箭牌公司旗下的产品。
确认了棒棒糖棍是塑料材质的,沈医生说,这么小的小朋友(4岁多)只能全身麻醉,风险还是比较大的,需要星期一白天做手术。或者观察下是否能自己排出……如果坚持要做手术,就星期一过来,他会优先安排手术。(点评3)
只能回家……根据医嘱,只能流质食物。给宝贝喝了点粥和奶,要做胃镜的话12点后不能吃喝任何东西。
各种纠结,是听沈医生建议观察下呢,还是取出?看到网上有小朋友肠道被戳穿的案例,以及枫泾医院的医生提到的建议,而且棒子大概7~8厘米,很坚硬,想想也不能从小朋友的肠道排出啊。各种纠结……
想到复旦儿童医院和儿童医学中心都是建议看消化内科,还是决定星期一一早去离家最近的儿童医学中心看消化科再决定。
一夜无眠,各种纠结,恐惧和担心……(点评4)
纠结了一夜,还是手术吧
早上4点钟,跑到儿童医学中心排队,寒风凛冽中在门口等,终于到7点,放进去挂号,挂到2号。医生一问,马上说我们为什么不在复旦儿童医学中心做手术取出来,这么长的棒棒糖棍子没法排泄出来……他们自己医院没有专用的镊子,不能取异物……
鉴于昨晚新华医院的医生说可以优先安排手术,已经开好检查的单子,当即马上赶到新华医院,那是人山人海……排除万难验血,又跑到另外一栋楼做心电图,小朋友还要平着抱,要延缓棒子下行到肠道的速度,真心累。接着到内窥镜室,在9楼,坐电梯居然要排长队……
折腾半天到了内窥镜室,找到沈医生,开好单子,说要到另外一栋楼挂号……粑粑一路走下去……然后要去麻醉医生那里预约,麻醉医生询问小朋友有哪里不舒服,回答感冒有咳嗽,医生听到了说不能做手术,有痰做麻醉很可能引起窒息,没法抢救……
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内心有千军万马涌过……沈医生说不做手术的话只能观察,实在坚持要做的要住院手术,在外科手术室有抢救措施,万一窒息可以及时抢救。在做与不做间又纠结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做吧,棒子留在里面太危险,虽然医生觉得做手术麻醉风险也很大……(点评5)
接下来到外科申请住院(因为星期日看的是外科急诊),好不容易找到一间特需病房,在另外一栋楼的13楼,又是排队坐电梯……
到了13楼护士又来风险提示,说我们这个楼晚上没有值班医生,还有手术中万一发生……事情,医生从主楼过来有距离,有风险……
实在是折腾不起了,粑粑说就住这吧。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又跑到另外一栋楼付钱,又等了好久,消化科的医生来了,约了3点左右手术。先挂了瓶沐舒坦,化痰止咳的,然后挂盐水。
宝贝大半天没吃喝过了,嘴唇都干了。知道自己做错事,比较老实了。但是实在是饿,拿着小熊饼干的包装袋狂啃,麻麻的心在流血……
一直等到下午4点,还没手术。从吞棒棒糖开始已经26个小时了,一直担心会不会已经进入肠道,进去的话就危险了,需要外科手术也就是打开肠道取出来,想想就各种恐怖。
考虑到麻醉手术的风险,又打了电话给消化科的医生。医生提到,最好的结果就是在胃里,可以取出,如果找不到,接下来观察,幸运的话自己排出,不行就外科手术。如果现在不做胃镜,过几天还没排出,还是要先做胃镜观察。
这个时候,想起棒棒糖是箭牌公司产品,抱着一丝希望会不会公司考虑过小朋友吞咽的风险,在棒子材质上面有什么特殊处理,比如可能会被胃酸软化之类的。
反正是病急乱投医了,打了公司的400电话。回复还算迅速,找了专门负责的人回复。
他们也咨询了棒子的供应商,觉得以这个长度和硬度不能被自行排泄出去。
妈妈的坚持,手术顺利结束!
好吧,乖乖地做手术吧。下午4点40分左右,宝贝终于进了手术室,其实还是推到了主楼的那个手术室,不是在住院部。那个护士还提示了很多风险……又省略一万字。
十几分钟后,门打开了,医生出来了,笑眯眯地说:谢谢你的坚持……把手术手套包着的棒棒递给我。
心里的石头一下子放下了,开始狂哭起来……旁边的病人和家属都围上来祝贺我们,其中一家奶奶麻麻和小女孩是昨晚急诊就碰到的,更是替我们高兴,还有教育他们家小朋友以后要小心……我们这是绝佳的反面教材啊!!!
医生说小朋友开始苏醒,让我们回到病房里等宝贝。又是一顿煎熬,一个多小时后才推回房间。4个小时内不能吃东西喝水……宝贝一整天不吃不喝了……
第二天顺利出院。事情到此终于结束。
经过这个事件,奶奶、粑粑都病倒了,麻麻还得硬撑着回去上班……通过微博和微信寻找当时给予帮助的两位警官,终于通过警民直通车找到,前几天电视和报纸媒体也有报道这件事。整个过程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包括两位警官、长安服务区肯德基的小伙子和便利店的姑娘,各位医生和护士,尤其是新华医院的沈医生,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病人和家属,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把整个事情经过写出来,希望对各位粑粑麻麻有所警示。
点评由健康时报记者董蕊、梁缘、张爽采访整理
点评1:临床上,误吞异物的孩子太多了,像水果核以及鱼骨、拉链头、吸管等都很常见,甚至戒指、手表都有可能被孩子误吞进去。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练敏介绍,当孩子出现误食情况时,家长分清轻重缓急最关键。比如误食硬币就算轻微的,因为硬币不是尖锐物件,一般不会造成胃肠穿孔,基本不采取胃镜取出的方法,而常随排便排出体外,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
如果误吞了像电池、磁铁、缝衣针、图钉、铁钉、圆规尖等异物,则是比较危险的情况。电池在胃中会发生分解,释放出化学物质;而磁铁、穿衣针、图钉类的尖锐物,则会在各脏器间游走,引起胃肠穿孔,甚至刺到心脏,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
棒棒糖棍属于可“缓处理”的异物。如果误吞糖棍,先看长度,一般短于5厘米棒子可自行排出,如果长于5厘米就不太容易通过十二指肠球降交界部,需胃镜取出。其次,看质地。如果糖棍质地是纸质的,通常可在胃液作用下化掉,如果是塑料材质的棍子还是建议到医院请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胃镜取出。
比较急的是鱼刺、骨头。鱼刺卡在食管的侧壁上是下不去的,一旦穿到大动脉就非常危险。一旦碰到鱼刺扎在嗓子或是食管的情况,家长千万别自行处理,应赶快到医院就诊。
点评2:孩子吞了异物,应该去什么医院、什么科室就诊?业内专家介绍,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带孩子上医院,而且最好是去最近的综合性医院!在这里,就近择医是最重要的就医原则。
如果是呼吸道异物,会由耳鼻喉科处理;如果是食道异物,会由耳鼻喉科或消化内科处理。怎么判断异物是进了孩子的呼吸道还是消化道呢?也不难:如果孩子是口含异物(多是食物),吞咽后出现剧烈呛咳、面部紫胀等,应该就是进了呼吸道;如果孩子出现吞咽困难、不能吞咽等症状,那应该是进了食道。不过文中的小患者吞咽的棒棒糖棍比较细,所以还不会造成吞咽困难的症状。
一般来说,呼吸道异物比食道异物更危险,更要抢时间处理。孩子进了医院,医生接诊了,首先会对他的状况进行一个评估。询问病史、基本检查等。有的医院在分诊过程中就完成了这种评估。评估后,需要手术取出异物的,呼吸道异物会用支气管镜取出;食道异物会用食道镜取出。
点评3:如果异物无法通过胃镜取出,就需要医生通过全身麻醉,进行开放性手术来解决问题了。家长总是对全身麻醉顾虑重重,认为麻醉后孩子会变笨,事实上,麻醉对孩子的智力影响微乎其微。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邹殿兴曾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三岁以前反复多次做全麻手术对学习习惯有影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等,但偶尔做短小全麻手术对小儿智力不会有任何影响。
点评4: 说到医生这个“建议观察”,很多家长就迷糊了,孩子吞食异物后回到家,到底观察什么呢?
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副主任练敏医生介绍,如果医生建议观察,基本上是不太严重的情况,家长不需要太慌张,主要靠孩子经过肠胃消化自行将异物随大便排出。回家后,家长首先要多观察孩子的排便情况,随时看看异物有没有及时排出。除了观察排便,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出现腹痛、吞咽困难、梗阻的情况,一旦出现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如果是误食了一些不尖锐的、无毒的、长度小于5厘米、宽度小于2.5厘米的不是十分危险的异物,回家后让孩子采取右侧卧位比较好,有利于异物尽快从胃部向走向幽门,及早排出体外。为了减少异物留在体内的时间,可以给孩子吃点粗纤维的食物,例如韭菜、麻油等。效果不明显的话,也可以用一些促进排便的药物,如四磨汤、乳果糖等,促进胃肠动力,加快异物排出的速度。
如果是尖锐异物和危险异物,医生建议胃镜手术取出的,说明情况比较严重,那可千万别再吃促进排便的药物或者食物,反而会引起异物嵌顿、穿孔等危险,应该严格禁食禁水,争取急诊手术。
点评5:个别情况下,的确存在麻醉风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安海燕介绍,做全麻手术时一般都进行气管插管,因此,如果孩子感冒还没痊愈,术中及苏醒期都可能会出现气道痉挛。所以,全麻手术前一个月最好避免孩子感冒。
另外,麻醉时一般要求胃是空的,成人8小时内禁食禁水,孩子可间隔两小时左右喝点糖水。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主任田鸣建议,即便让孩子休息,也别总躺在床上,否则会延长孩子胃排空的时间,残存部分胃液和未消化的食物,术中可能出现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
相关阅读
●5~6岁以下小朋友尽量不要吃棒棒糖,尤其是圆头的
●实在要吃,请吃纸质棒子的,而且请看护好小朋友
●不要在车上吃东西
●教育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不能蹦蹦跳跳,一定要安静坐好
网上查了下,发现误吞棒棒糖真的不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真知棒的包装上只有很小一栏字提示幼儿食用需要家长监护,不得吞咽,但是包成这样,基本就是遮住了。不是箭牌公司人员提醒,根本看不到这栏很小的字。
另外,棒棒糖一直含在嘴里,个人估计吃个棒棒糖大概半个小时。小朋友好动,家长很难一直盯着。圆头的确实也容易咽进去。
除了提示风险,生产商应该改进产品设计,我的建议:1、生产商应该做出风险提示,对家长进行警示;2、生产商应该改进产品设计,减少吞咽风险;3、棒子应该改用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