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调侃说,电脑坏了,找人修电脑,如果没有修好,我可以不给钱;但是看病就不一样,就算医生没有给治好病,也照样要收医疗费。
乍听上去,好像挺有道理的,医生提供的是医疗服务,病没治好,怎么能收钱呢?
但是仔细再想想,就有问题了。觉得电脑没修好你拒绝付费,是因为你认为电脑肯定能被修好,因为电脑是人造出来的,就应该知道它的原理。
不是说人是上帝造出来的吗,那么,只有你找上帝看病,没有治好,你才可以拒绝付费。而医生是人,就相当于一台电脑找另一台电脑帮忙修电脑,就不能保证修好了。
病人来看病的时候,期望值是很高的,他们希望身体出的故障,来到医生这里,就可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但医生不像电脑维修人员。
疾病是怎么诊断的
疾病的诊断,最先想到的就是感觉到什么不舒服,或者体检的时候查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就把这个不舒服诊断为疾病。比方说高血压,诊断起来说容易很容易,你比正常人高,你就是高血压了。但是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因为正常人平时血压也会有波动,那到底血压多高是正常呢?这需要医生们研究血压波动的机制,并且统计正常人的血压值,还要规定如何测量血压的方法,划定一个值,高于这个值的就诊断为高血压。
在诊断的时候,更多的还是想明确这个病因。当你明确病因的时候,就能够了解疾病的本质,可以寻找针对病因的治疗,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但很多疾病想得到病因学诊断很难,大多数疾病病因还不知道,能获得病理学诊断也不错。比方说很多的恶性肿瘤确诊,都要靠病理结果,要么是手术切除标本,要么是取活检标本。而诊断的标准,对病理学的镜下表现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很多内科医生眼里,很多诊断都有点寻找线索破案的味道。医生总是不满足于症状上的诊断,而更希望能获得病因学的诊断。但病因学诊断很不容易,很多人因为低烧,就被医生收进去住院了,住了院,做各种检查,到头来,医生可能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那为什么病因这么难获得呢?
病因可不简单
病因说说其实挺简单,就是得病的原因,但要想获得很难。怎么能证明某个事件就是原因呢?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特定原因造成的。医学上对病因的定义是,使人群中发病率升高的因素就是病因,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因子不存在时,人群中疾病发生频率会下降。这是一个概率论的因果观,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原因,医学上通常把这些和疾病相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为了搞清楚一个疾病的发病原因,医学上可能还会找到很多的“诱因”,但还是没法明确“病因”。疾病的诱因是什么?诱因就像是作案动机,存在诱因不等于一定得病,就好像有作案动机不一定就会犯罪一样。恋爱过的人也都知道,仅仅通过外在表现,你是很难猜透对方实际在想什么。疾病也是一样,仅仅存在诱因,你还不能判断就是得了这种病,诱因甚至连必要不充分条件都算不上,由于对疾病诱因的了解有限,所以,就算你没有发现某种疾病的诱因,也不能排除就不会得这种疾病。从诱因到疾病之间,一定还存在什么其他的事件。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证明青蛙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实验方法是,对着青蛙喊:蹦!它蹦了。你把青蛙腿切掉,然后喊:蹦!它不蹦。于是证明,青蛙的耳朵长在腿上。
看完这个实验,可能你觉得这很可笑,因为你早就知道这个结论是假的。但是,面对医学上的问题,不是上帝的我们,可就没有那么全知全能了。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充满迷惑性的数据,让你以为找到这个疾病的病因或者危险因素!而事实上,你可能只是发现了长在青蛙腿上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