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糖尿病患者的驾车安全也成为继酒驾、醉驾等问题后的一个交通安全热点,
有国外发达国家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做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可能性远高于一般人群。
管好血糖可避免出事故
专家简介:姬秋和,西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眼底病变以及血糖波动,从而易发交通事故。
并且在降糖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口服胰岛素促泌剂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要尽量避免低血糖;驾车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可导致大脑反应迟钝,甚至意识丧失,这必然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次驾驶前确认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或稍高,血糖偏低时应进食一定量的食物后再开始驾驶;同时车上要准备好一些含糖食物和血糖仪,以便及时进餐和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驾驶;连续驾车1~2个小时后,最好休息一段时间或换人驾驶。此外还需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对眼底和视力、神经感觉系统、血糖、血压、血脂等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如存在影响驾驶的情况应及时停止驾驶。
司机运动不要拘泥于形式
专家简介:袁戈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有不少司机师傅都抱怨说,每天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都耗在车上了没有时间运动,常年跑出租,早就坐出了大肚子。
事实上,运动并不拘泥于形式,只要能够离开驾驶席,运动起来就是好事。
比如,出租车司机在等活儿的时候完全可以走出车外,做些简单运动或绕着车走几圈,积少成多逐渐增加运动量,戒烟,配合热量合适的食物,既可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也可以起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之前有个糖尿病患者,平时特别喜欢吃饺子,每次吃完后都怕过量使血糖升得太高,他就给自己做了很详细的血糖监测记录。
经过几次尝试,逐渐找到了控制血糖的规律,知道一顿吃多少个饺子后走几圈才能保证血糖平稳。糖友在有一定运动量保证的情况下,每天不用太苛刻的限制美食。
由此可见,血糖的监测对于生活方式调整非常重要,复诊时大夫也能够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获得准确的病情。
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确诊了糖尿病,日常进行血糖监测也十分重要。
糖尿病患者除了平时的时间点血糖监测外,应当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来帮助医生了解糖尿病患者过去一段时间整体的血糖情况。
临床上,医生会依据糖化血红蛋白来判断患者过去2~3个月时间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尿病患者除了到医院检测外,目前还有一些手机软件能够根据患者在家中足够次数的血糖监测数据,大致推算出糖化血红蛋白的近似值,帮助患者、医生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相关阅读: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联合北京糖护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举办的“关爱的士司机健康,北京全城血糖大筛查”公益行动在京举行,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出租车司机这一群体的健康。活动现场,主办方为患有糖尿病的出租车司机免费赠送糖护士手机血糖仪,帮助每天在路上忙碌的出租车司机师傅管理控制好血糖,让出租车司机师傅健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