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经常被称为“沉默杀手”,大部分患者没有任何征兆,一旦出现疼痛,肢体肿胀特别是足踝部,以及体温升高,深呼吸时胸痛加重,不明原因呼吸急促等症状,则提示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或者形成了肺栓塞。
因此,在住院期间,特别是术后,评估VTE非常重要。“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年龄、患病史、用药情况、特殊生活方式、肥胖等,评估出发生下肢或肺部栓塞的潜在的风险程度(高风险、中度风险、低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说,尤其是进行过骨科手术、妇产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心脏外科手术、肿瘤化疗等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该项评估。因为60%的VTE发生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而且在院内可防可控的致死病因中居于首位。
很多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外伤、手术、治疗、康复等原因,导致了活动量减少甚至受限,大大增加了发生VTE的风险。但是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即根据VTE的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比如服用抗凝药物,使用抗栓弹力袜、足底静脉泵、间隙充气加压装置等,同时在手术后或在住院期间,尽早走动,适当做下肢和足部运动等,可使处于风险中的患者避免发生血栓。
在国外,VTE防治体系早已在一些国家被确定为强制执行。如果在住院治疗期间未曾进行VTE的风险评估,患者可主动与医生沟通。其实,住院期间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评估以及预防,已成为一家医院管理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尽管各医院的院内VTE防治体系存在差别,但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