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健康中国论坛上,养生专家可不少,
从营养师到国医大师,从最美老太太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位养生专家都有自己的养生故事,
健康时报记者现场挖掘出这些专家个人的实用小方法,供读者参考。本期刊出上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
用玩的态度去生活
虽已过耄耋,但在第八届健康中国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郭应禄看起来鹤发童颜,精气神十足。
“我的口头语就是什么都是玩,并且要好好玩。”郭应禄院士表示,现在生活变好了,没有外忧,有些人总想着自己多一点,这样由于攀比等原因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不利。郭应禄院士还介绍说,他原来每天都运动一小时,从家到北海转一圈然后再回家。现在由于膝盖不好,每天不出去运动了,但因为这种“玩生活”的心态,每天也过得怡然自得,身体硬朗。郭院士寄语年轻人:做人心有国家,从医心装病人,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也自然不会亏待每个人。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孔灵芝:
不要久坐要常走
健康时报记者 彭 艳
作为中国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孔灵芝扎根慢病防控三十年,被喻为此领域的“铿锵玫瑰”。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健康?孔灵芝有自己的秘诀——工作中一颗平常心。
“慢病防控工作既要创新精神,也要耐得住寂寞。”孔灵芝说,慢病防控往往几十年见得不到效果,还没有既有经验可循。面对这一“持久战”,孔灵芝有自己的“心灵鸡汤”:不盲求短期成绩,不在乎是否荣耀。“就想怎么贴近百姓,如何把工作做好。”孔灵芝说。
此外,她还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走路。在候机、参会时都会起身四处走动。“脑子中一定要有这根弦。”孔灵芝强调,慢病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虽不用为了防慢病过苦行僧生活,但饮食运动时刻要注意。
最美老太太孙树侠:
女人70也可一枝花
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
眼前的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要不是她的银发,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七旬的女性。孙树侠介绍,她的养生之道就三句话:吃得营养、注意保养、时刻修养。
吃得营养:原则就是好的不能多吃,坏的也不少吃。具体就是健康又好吃的可常吃,但不能全吃;好吃却不健康的要少吃。
注意保养:对老人来讲,脚部、腰部、腿部和脖子要特别注意保养。皮靴不是年轻女性专利,老人照样可以穿,不为赶时髦,只因穿它暖和。
时刻修养:要修心,修德,修自己。老年人应该自己哄自己玩,她已经去了50多个国家,经常说走就走,现在生活是“闲人不闲,安享晚年”。
国医大师孙光荣:
入冬吃三膏补精血
健康时报记者 田 茹
“我的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大多是从《黄帝内经》、《千金要方》等中医经典中挖掘、筛选、创新出来的适合自身应用的方法。”国医大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顾问兼中医学院名誉院长孙光荣介绍,“我提出的养生总则只有三个字,就是合则安,适合就平安。抓住三个关键,就是心、食、性;要追求的是三个效果,就是上静、中和、下畅。也就是说心胸要安静;脾胃要调和,不胀不饿;大小便要通畅,妇女月经要正常来潮。”
冬令藏精,为了补充精血,孙光荣推荐大家从立冬到冬至,隔天吃一次三膏——阿胶9g、龟板胶9g、鹿角胶3g,加一个鸡蛋,蒸着吃。也可以再加人参5g、黄芪5g,三片生姜一同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
心要静身要动
健康时报记者 许 凡
“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今年已70来岁的郝万山教授,面色红润,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养生理念。
从中医角度来说,动能生阳,阳气通达,气血流畅,筋骨强健,则百病少生。“老年人要经常轻运动、勤运动。我每天都会快步走,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走上两个小时,有时一天上六七个小时课,我会在讲台上走来走去。”
此外,养心最重要。“国际上统计,90%以上的疾病都是负向情绪引起的,在我看的病人中,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90%。”
郝万山提醒,如果生活中经常保持“四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就可以多活5到10年。
青爱工程创始人、青爱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银俊:
干姜片煮茶喝
健康时报记者 梁 缘
“我有个习惯是坚持素食,吃素能降低血管畸变的风险,就我个人感觉,还可帮助保持人思维的清晰和灵活。”青爱工程创始人张银俊介绍。
除素食之外,张银俊还经常用干姜片煮茶喝,剩下的姜片继续利用,煮水泡脚。“这个习惯我已坚持半年多,经常一边对着电脑工作,一边泡着脚,两不耽误。20分钟到半小时之后,整个身体都热腾腾的,更易入眠,觉睡得更香。上个月,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外出,外套穿了脱脱了穿,当时就感觉身体不太舒服,以为感冒不可避免。那阵子喝姜汤、泡姜水,双管齐下,感冒竟也没发出来。所以,现在只要有空,我会每天坚持做这两件事儿。对寒性体质和亚健康人群更有益无害。
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格桑泽仁:
17年保持良好心境
健康时报记者 许 凡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先盘腿静坐一个小时,再打四十分钟的太极拳,这是格桑泽仁每天上班前必做的功课。
刚刚获得了第八届健康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格桑泽仁深谙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创立“得觉”理论。他认为,养身从养心开始,内心平衡喜悦是健康的基础。
“我17年来一直能保持良好的心境,面对各种事件,即使遇见不顺心的事情,都能在三分钟之内能处理好。”对于情绪不好的人,格桑泽仁建议,可以连说七遍“那又怎样”,心情就会好转,还可以用左手大拇指压迫无名指根部握拳,放在胸口膻中穴上,右手压在左手上,深吸气,抬头看天憋气七秒钟,慢慢吐气,情绪马上就会缓解。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
饮食得学会自我调控
健康时报记者 梁 缘
作为“最会吃的人”,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介绍,“每顿饭都按营养餐搭配对普通人来说并不现实,但我会自我调控”。左小霞介绍,“比如前两天聚餐吃了太多荤腥油腻的食物,之后可以吃点蔬菜,喝点粥。每天保证自己吃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水果,推荐上午吃。”
如果白天对着电脑太久或偶尔熬夜,用眼疲劳,皮肤干燥,左小霞会榨点蔬菜汁喝喝。“一般选择颜色深一点儿的蔬菜,比如紫甘蓝、青椒、黄椒、西红柿或者黄瓜这类,混在一起榨一罐补充VC,同时也补充丰富的胡萝卜素,这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能避免的时候也可以经常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