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1月09日> 总第1263期 > 23 > 新闻内容
资讯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9日  查看次数:  

  中药有了“身份证”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胡丹萍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等中药的三个国家标准将在12月1日实施,中药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中医药编码系列国家标准项目负责人廖利平介绍,编码实现了中药方剂、中药名称、品种及其规格“一名、一方、一物、一码”,避免“同方异名”、“异方同名”、“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问题。

  “这些编码信息药品监管人员和药师都能比较熟悉掌握,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有些困难。但是通过扫码,患者可以查询药品的流通环节,以确认药品的真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师秦涛说,建议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主要关注于药品的说明书即可。

 

  乙丙肝类出防治指南

  健康时报记者  田 茹

  近日,2015版《中国慢病乙型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说,预防乙肝要从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和避免高危行为着手。

  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多数是从幼儿时期开始,新生儿时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90%以上要发展成慢性肝病,所以新生儿必须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新生儿父母中有乙肝患者,更需接种乙肝疫苗,以阻断母婴传播。目前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注射疫苗。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成年人应避免以下高危行为:男男性行为、共用针头注射毒品、不安全的性生活或多个性伴侣、与患者合用剃须刀等用品等,可传播乙肝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