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24日> 总第1252期 > 07 > 新闻内容
现代迷信 或是强迫症
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医师 苗国栋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4日  查看次数:  

有的儿童在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迷信行为,如出门时很注意哪只脚先出门,往往因为出错了脚而担心当天会发生某些不吉利的事情;还有的儿童在上学路上遇到垃圾车或殡葬车就坚信这是“不祥”预兆。常常采取一些认为有抵消作用的仪式化行为,如吐口水、跺脚等。
这些孩子坚信某种现象所包含的具有对己不利的预示性含义,并采取一些独特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去预防或抵消“潜在”危险,同时也缓解自己的焦虑。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强迫性超价观念,属于一种具有较强病理意义的强迫思维。
一般,具有这种表现的少年儿童均可能患强迫症。患有强迫症的少年儿童可能受到这些超价观念的影响,除了伴有与此观念相联系的焦虑、紧张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还可能有其他的强迫观念和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等。   冻脸效应: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截图更好看。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团队把这种静态脸相对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称为“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换句话说,就算你觉得自己在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因为别人会觉得真人要好看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