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21日> 总第1251期 > 18 > 新闻内容
糖尿病遗传非必然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王小磊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1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孙子林,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高血压、甲亢、肾上腺及垂体等各类内分泌腺体疾病诊疗。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在糖友患病过程中,遗传只扮演了部分角色,后天环境影响更大。”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子林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病,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即糖友子女遗传了父母基因,不一定发病,只是在某些后天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病。

  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和家族聚集倾向,并发症也有遗传因素参与,但携带遗传基因就肯定会患病的观点并不正确,糖病可通过避免易感环境进行防治。

  “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环境因素包括高热卡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吸烟、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对于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来说,超重意味着患病临近了。”预防2型糖尿病,家长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少吃高热量的食物以免脂肪堆积。如果孩子超重,并且有糖尿病家族史,最好在10岁以后通过血液检查来断定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

  相比之下,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外,还与婴儿期喂养方式和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相关。有研究表明,坚持给宝宝母乳喂养并在6个月后添加辅食可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孙子林教授说,受到多基因遗传因素影响,在糖尿病家庭中,患糖尿病的哥儿俩或姐妹又同患并发症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家庭里,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相近,不良的生活和饮食方式容易使血糖、血压和血脂发生紊乱而引起并发症。”对于这些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孙医生提醒糖友们一定要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将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