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21日> 总第1251期 > 15 > 新闻内容
胃切除后腹痛多因“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王 磊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1日  查看次数: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经常发生上腹部疼痛,嗳气,腹泻,贫血,消瘦,有的患者腹泻次数增多,多为5~8次/天,大便为稀水样便,多伴有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嗳气中往往存在粪臭味……这多是因为术后胃空肠结肠瘘的存在。

  胃空肠结肠瘘最主要的原因是胃空肠吻合口溃疡复发,然后逐渐侵及结肠,最终形成内瘘。有些患者在胃大部切除术时,切除范围不够,没有有效的减少胃酸分泌量,再者就是远端的空肠对胃酸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发生溃疡,还有极少部分患者合并胃泌素瘤,也容易引发胃空肠结肠瘘。

  胃空肠结肠瘘的诊断方法依赖于消化道造影检查,以钡剂灌肠检查诊断率最高,高达90%。纤维胃镜或结肠镜亦是较好的诊断工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