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21日> 总第1251期 > 14 > 新闻内容
脑起搏器除颤效果好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刘 珊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1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尹丰,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帕金森病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核团毁损,脑深部电刺激)等。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大约有200万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总数将超过500万人,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尹丰指出:“帕金森病早期药物疗效明显,但在2~5年后疗效就会减退,或出现副作用。这时就是考虑外科手术的一个时间点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因其相对无创、安全和可调控性,近年来渐成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主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10万名患者植入了脑起搏器。

  国产脑起搏器

  费用大大降低

  “帕金森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四肢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使其无法正常生活。而脑起搏器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避免了由于神经核团毁损所引起的并发症,能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症状。”尹丰主任介绍。翻身、穿衣服、正常的行走转弯……在实施脑起搏器植入术前,74岁的张大爷连这些想都不敢想。而近日在医院接受手术后,其各项症状明显改善,现已康复出院。

  “进口脑起搏器费用高,目前普及率较低。2003年,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的团队已研制出国产脑起搏器,使手术费用降低了一半,目前每年的手术量能达到2000多例。”尹丰主任指出,很多人认为进口的就是好的,其实,目前国产脑起搏器和国外的技术差距并不大,完全满足临床治疗需要。而另一方面,由于临床实践和研发结合得很好,使用界面友好,更符合医生的操作习惯。 植入脑起搏器

  别超过75岁

  脑起搏器的治疗原理就是让“紊乱”的大脑重新回归正常。脑起搏器通过与药物治疗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达到持续改善症状的目的,还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尹大夫强调,虽然脑起搏器的治疗效果好,但并不意味着其能彻底治愈疾病。早诊断、早治疗,不仅可更好改善症状,且可延缓疾病进展。

  根据《2012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脑起搏器疗法的适应症包括:病程达到5年以上的,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患者,年龄最好不超过75周岁,对于严重震颤为主的老年患者,可以适当放宽手术对年龄的限制。

  脑起搏器除用于帕金森治疗外,还可用于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癫痫、强迫症、厌食症、药物成瘾等神经疾病的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