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03日> 总第1246期 > 22 > 新闻内容
“纯天然”不一定就好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3日  查看次数:  

  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发布“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的消费提示”,称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已导致多人中毒死亡。很多人闻“添加剂”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于是追逐那些所谓“纯天然”产品。但你不知道的是,有些“纯天然”反而匿藏中毒甚至致命风险。

  生鲜蜂蜜:

  蜜源不明易中毒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灿鹏(据云南网):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有毒物质。很多野生蜂蜜没经过消毒直接罐装,有微生物或细菌,也存在容易变质的问题。另外还有来自蜜源植物的原因,如蜜蜂采集了像雷公藤这类有毒植物的花蜜,蜂蜜就可能含有毒的雷公藤生物碱,人食用后可引起中毒。另外,污染和农药导致化学物质残留也对人体有害。而加工蜂蜜必须经过挑选蜜源、调温、杀菌等过程,减少了蜜蜂接触有毒花粉的可能。所以最好选择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的蜂蜜。

  如果食用生鲜蜂蜜后出现口干苦、唇舌发麻、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向医生提供进食蜂蜜的信息。

  生鲜羊奶:

  煮开后还不如巴氏奶

  开封市军分区附属医院医生汪胜利(据开封网):从营养价值来看,新鲜羊奶的确有一定优势。不过买回生鲜羊奶肯定要进行高温煮沸处理,不然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鲜羊奶一经煮沸,“新鲜”优势就消失了,有益菌等营养价值都被破坏,这样的羊奶还不如巴氏杀菌奶的营养价值高。

  由于鲜羊奶是手工挤的,很难保证卫生,同时羊身上的微生物、细菌等也容易带入羊奶中。正规乳制品企业生产的鲜奶一般都经过严格检测,而市面上的生鲜羊奶很难保证食品安全。如果蒸煮不过关还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影响身体健康。

  鲜榨油:

  重金属物质易超标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锋(据京报网):鲜榨油中含有多种杂质,通常含有水分、机械杂质、游离脂肪酸、微量金属化合物等,同时还可能含有砷、汞、残留农药等,这样的油脂可能给健康埋下隐患。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巩宏斌(据京报网):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内部已出现黄曲霉素,而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即使自己选料,也可能会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存在高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问题。

  纯植物护肤品:

  很容易过敏

  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激光美容整形中心医师王丹(据健康时报网):有人喜欢自己动手制作香皂、面膜等护肤品,觉得不含激素、防腐剂,用起来放心。但它们可能会带来过敏。例如,果蔬虽是纯植物,但不可直接贴敷在脸上,对敏感性皮肤的人可能造成刺激,出现发红等过敏症状;还有一些光感性果蔬,如芹菜、柠檬、菠萝等,虽然含有美白功效的维生素C,但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再遇到阳光后,会产生日光性皮炎,导致面部出现红肿、丘疹和水泡等症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