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03日> 总第1246期 > 15 > 新闻内容
一场手术动用37名医护人员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3日  查看次数:  

  这是一场特殊的手术

  21名外科医生

  7名麻醉医生

  9名护士各司其职

  紧张地等待着他们的患者出现——

  来自云南曲靖刚出生120天的连体婴儿

  这对双胞胎从前胸骨到肚脐处

  有直径长达8厘米的皮肤相连,肝脏肠道两体相连

  从一出生就被转进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与此同时,如何顺利地分离连体

  让他们独自存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坦言:“医院的器官移植科虽然实力不弱,但连体婴儿分离术跟器官移植有区别,此前我们从来没做过,但我们绝不放弃任何生命。手术前进行了近20次会诊,其中包括4次全院规模的多学科会诊,以及两次医学伦理讨论。”

  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专家组,包括儿科、肝胆科、胸外科、麻醉科、骨科、整形科、心内科等科室专家组成,以及37人的手术团队,经过8个小时的麻醉和手术,这37人的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云南省首例自主实施的连体婴儿分离手术。

  分离手术成功不仅验证了医生高超的技术水平,也考验着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医疗实力。

  第一道坎:

  6个医生抬着做麻醉

  这对连体婴儿要过的第一个难关就是麻醉,因为两个孩子的胸腹部相连,不可能躺着打麻醉,只能是侧卧位,给医生麻醉可操作的空间非常小。

  这样一个被动的体位,使得静脉穿刺、股动脉穿刺、气管插管等一系列麻醉医生熟悉的动作,都变得很别扭,很挑战医生的技术。

  此次麻醉是由昆医附一院麻醉科副主任梁荣毕带领的麻醉专家组执行,就是因为孩子特殊的体位,只能由6位医生扶着两个婴儿的头脚并抬着身子,进行消毒和插管,这样才完成了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也就是除了吸入式麻醉外,还进行了静脉注射复合给药。

  梁荣毕医生说,手术前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两个孩子虽然是连体,但心肺循环系统各是一套,需要给两个孩子分别打麻醉,可是孩子的体重很轻,注射多少剂量合适,都需要很高的麻醉技巧和非常完善的手术预案。

  第二道坎:

  分肝脏剥离超细血管

  “第一刀切下去之后,我们都松了一口气,连体婴腹腔内的情况,和之前检查基本吻合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按既定手术方案进行。”云南省器官移植专家、昆医附一院副院长曾仲回想起连体婴腹腔打开的那一刻时,再次感叹连体婴分离术的成功,必须归功于多科室共同合作。

  由于连体婴儿年龄太小,体位特殊,做医学影像检查时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固定姿势一动不动,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检查。其主要连体的位置是上腹部,上腹部皮肤相通,肝脏有部分相连,但各自有独立的心脏、肠道、双肾,因此这场手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分肝”。

  分肝的重点,则是精密地分离血管。因为是分离手术,而不是肝叶切除手术或是肝移植手术,它需要顺着肝脏天然的分界线一点一点分开两个肝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刚出生120天的婴儿肝脏上,剥离细如头发丝的血管,极需要医生精准操作和耐性。仅是分离肝脏就花了3个小时,但是整台手术的出血量则控制在50毫升以下。

  第三道坎:

  分离后的腹壁缝合

  完成分离手术后,两个孩子原本相连的腹壁会出现缺损,如何将缺损的腹壁进行整形、缝合,尽可能保证孩子腹部美观,对医生也是一大挑战。

  昆医附一院儿科副主任段江说,一般手术缝合只缝三层,这台分离手术却缝了五层。由于两个孩子的腹膜层、鞘膜层、肌肉层、皮下脂肪层和皮肤都是共用的,经过剖开缝合这个过程,双胞的腹壁张力和皮肤张力太高,还进行了减张缝合,以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损伤。现在分离后的两个孩子恢复很好,和正常婴儿没有任何区别。

 

  相关阅读:

  连体婴儿分离术是昆医附一院依靠自主技术、多学科合力完成的高难度手术,院长王昆华认为,这正是医院多年人才和学科建设的结果。目前,先后有9名院士在医院建立工作站,进行相关培训、讲座或带教、示范,或联合进行科研攻关,使不少团队步入全国领跑的学科水平。同时,在充分发挥专科医生对诊治某些疾病特长的基础上,医院有针对性增开了30个特色专科门诊,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