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喜欢追求时髦的生活,但时髦不一定代表着健康。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把空调开着,窝在屋子里,不愿意出去。一个夏天下来,难得出一点儿汗。其实自然有四季之分,人的身体也顺应自然。夏天对于身体而言,要“使气得泄”,也就是要通过排汗的方式把身体里的毒素排出去。毒素排不出去,到冬天就会有一些毛病显现出来。
还有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年富力强,要在事业上努力一些,或是在生活中多享受一些,熬夜成了生活常态。殊不知这样会过度耗费自己的精气,让一些病症有了生根发芽的条件。身体的各个脏器都需要休息,每个脏器休息的时间不同,如果晚上12 点不睡,就伤了肝胆, 肝主血,所以伤了血,第二天眼圈就是黑的,而肝肾同源,伤了肝的同时,肾也受了损害。按自然规律办事,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让我们身体的智慧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欲望来主导生活。
疾病是一个固化的信念或观点
我们都知道,情绪的淤积是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人们往往把情绪的产生归咎于外部事件。比如“你这么做太让我伤心了”等,但其实,让我们产生情绪的,并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件。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头疼。我们平时提到某件事情很难办,也会说“这件事真让人头疼”。常常头疼的人,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让人头疼的事”。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事情之所以难办,在于它带有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我们内心里有很多声音,一个声音说“这样做不好”,另一个声音又在说“可以试试啊”。这时候头疼其实是提醒我们要检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究竟为什么需要改变,又为什么害怕改变。所以,习惯性头疼的人,需要的不是止痛片,而是倾听内心声音,当潜意识中的内容得到表达,外在症状也会消失。
疾病是一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
一个扭曲的身体可能代表着一个扭曲的内心,而一个扭曲的内心往往对应着一种扭曲的、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脊柱侧弯,当我们去探索他们的家庭关系,会发现他们的父母关系紧张,他们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35岁以前,我是个医生,每天从早上5点开始接诊,在按摩床边一直站到晚上12点。我倾尽全力与疾病做斗争,却发现很难真正赢得一次彻底的胜利。很多人在治疗后,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了,他们兴高采烈地走了。可是过不久,他们又回来了,又和从前一样。我还发现,性格类似的人往往有着类似的疾病,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有相似疾病的可能性也很大。我开始总结规律,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会导致身体怎样的变化。所以,疾病并不是必须要攻克的敌人,要学会思考,和平相处。
体型透露的心灵密码
成就型 成就型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易怒,喜欢用指责、发火的方式应对问题。他们最显著的体型是肩颈部的高起。中医讲“怒使气上”,火气越大,人越容易头晕眼胀,后背僵硬,肩颈疼痛。人长期愤怒,容易得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
行为实验:慢生活
身体练习:拉筋、推肝经、瑜伽莲花逍遥式
和平型 和平型通常后背很厚,仿佛背着一口大锅,他们的腰腹部往往囤积着一大圈肉,但他们的臀部相对他们的肚子显得有点小,两条腿更是仿佛撑不起沉重的上半身,就是平常所说的“向心胖”。这个类型人的情绪特点是好强、委屈,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情,付出很多,却没得到认可。长期的被忽略和自我忽略以及过多的付出,使他们积压了很多的委屈。所以,这类人常见的疾病有:内分泌失调、糖尿病、代谢紊乱、高血压等。
行为实验:不再当剩菜处理器
身体练习:按摩足三里、蹲起运动
安全型 他们很注意身体状况,可好像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到医院去检查,又很难查出病来。他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担忧和恐惧。他们或是做事犹犹豫豫,生怕行差踏错,或是莽撞冲动,虎头蛇尾。他们害怕孤独,却又很难相信任何人。这一类人的身体特征是骶骨的部位会是板结的,后背会像铁板一样坚硬。
行为实验:大哭一场
身体练习:吐故纳新、抻腰部韧带、练习协调能力
思虑型 这种人焦虑,总是看到事物负性的一面,多思多虑。他们的思考是最缜密的,总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危险。他们的脊椎两侧的韧带组织会像琴弦一样紧张,这样一年一年过去,身体便形成了一个不能伸直的弓形。他们都很瘦。由于多虑,他们把80%的能量都消耗在了思虑上,使得身体没有多少能量和营养用于储存肌肉和脂肪,于是,他们不论吃多少都是个瘦子。另外,心理上的焦虑加重了肌肤的敏感,于是皮肤也开始慢慢变得不好,不时会出现湿疹,甚至出现牛皮癣。
行为实验:欣赏自然,追逐阳光
身体练习:肌肉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