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7月16日> 总第1232期 > 17 > 新闻内容
千万别被“钙化”吓着
浙江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医师 叶瑞忠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6日  查看次数:  
  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普及以及研究的深入,超声对于乳腺及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是否存在“钙化”以及“钙化”的大小、形状、数量等都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征。
  其实所谓的“钙化”,是指人体除了骨头和牙齿等以外的组织内出现了钙质,它预示着全身或身体局部的疾病。比如肺结核治愈后留下的肺部钙化;乳腺或甲状腺肿瘤或炎症可引起局部的钙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造成全身多处钙质的沉积(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针对肿瘤而言,众多研究认为,钙化颗粒越粗大,预示癌组织分化越好,恶性程度越低。因此,超声提示钙化需先了解是粗大还是微小钙化。当然对于因微小钙化而疑似甲状腺癌者,因癌症本身进展较慢,可以选择时间手术或进行穿刺活检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