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01日> 总第1220期 > 08 > 新闻内容
热病觅大椎
积水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熊大昌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查看次数: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是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的要穴,因此有“热病觅大椎”的说法。大椎穴位于项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间。取穴时,正坐,略低头,约与肩平的脊柱正中高骨下即是该穴。

  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总督一身之阳”又称为“阳脉之海”。对外感、内伤等各种发热均有良效。外感发热可采用拔罐或刮痧法;对内伤等虚劳发热、骨蒸盗汗,可以采用艾条灸;想要防治颈椎病和脊柱病症的颈项强痛不能回顾、脊背拘急等,可采用揉按、拔罐等方法。

  由于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因此经常温灸可防治感冒、减少发病或减轻症状。在感冒流行季节,如有项背部发冷、似有感冒征兆时,可在大椎穴及其邻近部位用艾条灸15~20分钟,至肩背部有暖感;或在大椎及其邻近部位拔火罐,拔罐时,宜先闪罐至局部潮红再留罐。大多可以“避”过感冒,或减轻症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