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怀孕时,尤其是在分娩前,随着胎头慢慢下降进入骨盆,卵巢会分泌出一种叫“松弛素”的物质,使得骶髂关节、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变得松弛,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出现轻度分离,从而使得骨盆出现暂时性的扩大,以利于宝宝的顺利娩出。待分娩后,随着这种“松弛素”的分泌慢慢恢复正常,之前松弛的韧带也就慢慢恢复正常。
但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产程过长、急产、难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确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耻骨联合过度分离,或者由于产后腰部过于劳累、受寒等因素,引起耻骨联合韧带的损伤,致使骶髂关节发生细微错位,耻骨联合面在产后仍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而形成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表现为耻骨联合上方有局限性明显固定压痛,在翻身、躯体活动时加剧,严重的可出现下肢抬举困难,甚至会出现行走困难。
避免耻骨联合症过度地分离,关键是做好预防,首先,孕妇孕期要科学合理地膳食,以免因营养过剩使得胎儿过大而加重耻骨联合的分离。平时要注意适当的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张力,但要避免腰、臀部的大幅度运动及其他剧烈运动。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积极配合助产士正确用力,避免用力过猛;对于一些巨大儿、产程长等可导致难产的因素,建议行剖腹产,以避免加重耻骨联合的分离。一旦确诊为耻骨联合分离症时,可采用手法复位+骨盆带固定的方法进行纠正。
时报提醒:产科这病要找骨科治 耻骨联合分离症患者越早到骨科治疗效果越好,否则,骨盆歪斜或错位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下肢不等长、腰椎失稳、颈椎失稳等。鉴于该病患者行动不便,宜选择就近治疗。
详见健康时报2013-01-21第3版《生完孩子我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