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瘾是一种慢性病
吸烟不仅仅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它还是一种精神心理范畴的慢性疾病,医学上称之为“尼古丁依赖症”。尼古丁是烟草的重要成分,也是主要的成瘾物质。它吸入后只需7秒就可以到达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愉悦感。长期吸烟会导致人体对这种愉悦感产生依赖,一旦停吸,就会产生焦虑、烦躁、精神不集中、食欲增加、睡眠紊乱等一系列戒断症状。这时,多数人会受不住煎熬复吸,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单凭意志力戒烟,也就是传统的“干戒”,失败率往往较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烟草依赖戒断中心主任医师汤彦指出,对国内戒烟门诊的调查显示,82%的戒烟者中最近一次戒烟的时间仅维持了7~30天,就是因为出现了戒断症状,从而导致复吸。
吸烟伤血管,十年难修复
吸烟可以损伤几乎人体所有器官,导致以肺癌为首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二手烟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包括肺癌、乳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
和“三高”一样,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伤害也是漫长而隐秘的。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除了损伤肺部,还会进入循环系统,损害血管薄薄的内皮。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谭宁博士表示,一般即使吸烟不多,10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逐渐阻塞,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等。即使戒烟,也要过10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然而这只是病变不再进一步恶化,无法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戒烟需用药
5月12日,在中日医院临床戒烟中心戒烟门诊,肖丹教授为前来寻求戒烟帮助的一位烟瘾患者开出了烟草依赖处方单,处方单上显示的处方药为“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畅沛片)”。
这位男性患者45岁,从14岁开始吸烟,每天吸烟一包到一包半,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吸。最近他咳嗽,自觉影响健康,所以主动到戒烟门诊就医。肖丹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就是患者找到了戒烟的理由,这是让戒烟能够坚持下去的重要条件。”
戒烟也需要用药,肖丹教授表示,“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配合已被证实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烟民的吸烟渴求,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坚持服用三个月,成功率更高。”
尼古丁替代疗法已被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没有成瘾性。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都能减少吸烟的快感,降低对吸烟的渴求,减少戒断症状。而且戒烟药物也不会成瘾。不过目前戒烟药物尚未纳入医保,业内人士呼吁,戒烟药物应纳入医保。
摘自5月14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