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健康时报记者受广西巴马丽琅饮料有限公司邀请,走进巴马,探访长寿老人的长寿秘籍。 随心随意心态好
“您这么高寿有啥秘诀?”
“不知道……”
“您每天吃什么?”
“玉米。”
“您每天都干嘛?”
“到地里走三四个小时,坐路边看行人……”
“您现在想要什么?”
“也不想要啥。”
这是112岁的黄妈松谋与陈彪教授的一次对话,专门研究老年病的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在广西巴马做研究项目时,周末没事就常常去探访百岁老人黄妈。陈教授称:“虽然对话内容很简单,但是这几句话把长寿的核心讲了出来:吃得简单有规律,有一定的锻炼,别这么多欲望!”
当天记者本想到她家里经营的小饭馆吃顿晚饭,结果只看到她76的儿子在店里悠闲地看电视,电视旁挂了幅“莫生气”的书画。他称母亲去别家窜门,今天店歇业。老人开店就是这样“任性”,想营业时营业,不想营业时就休息。
70岁还是壮劳力 在巴马长寿村,你看不到胖子,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四月正是插秧季节,巴马也不例外。一大早,村里男男女女全都下到田里,很多牙都掉了的老人也包着白头巾在地里干活。
“我们平时会去干农活,农闲时才在家里看看店。”黄妈松谋70多岁的儿子告诉记者,在这里,70岁还是家里壮劳力!和城里七八十岁行动迟缓的老人反差巨大。
很多到这里养生的“候鸟人”也受到当地人的影响,每天忙得停不下来。路上,记者正巧碰到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退休的孙月凤大姐,她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交流中才知道,她年龄已近70岁!她说:“这里的养生氛围很浓,我一到这里心情就很好,每天和姐妹们一起去学唱歌,吹萨克斯,去游玩,过得很充实。”
玉米杂粮做主食 “这是以前喂猪的菜?!”记者看到田埂边堆着的一堆堆绿叶感到很好奇,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个菜名叫红薯叶,以前会拿来喂猪,但现在当地人大部分都拿来煮菜吃。红薯叶是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
查资料后才发现,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蔬菜皇后”。近年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股“红薯叶热”。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李文冬介绍,“在以前,红薯叶都被弃之不用,人们只取根茎(红薯)食用。而近些年,红薯叶营养价值逐渐得到认可,可以说是营养全能王。”
红薯叶的胡萝卜素含量达到近6000微克/百克,比胡萝卜还高将近1.5倍,而且其蛋白质在绿叶菜中也是佼佼者,维生素C比柑橘要高出一倍多。
红薯叶中还有丰富的黏液蛋白,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而且常食红薯叶有一定延缓衰老的食疗作用。
所以说,巴马人总在自己不知不觉中食用着世界上最好的食材而不自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都能吃上大鱼大肉,但是巴马人还是秉承着吃得简单的风俗习惯。黄妈松谋的儿子介绍,由于广西地处丘陵喀斯特地貌,山地居多,比较适合种玉米,因此,主食还是以玉米为主,他们每天基本上都会喝玉米粥,其他的蔬果按季节来吃,每天吃够就行,也不贪多,不会吃太撑。
神仙泉水温润清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的这句诗很好地描绘了巴马的美景。虽说巴马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都很好,但其长寿自然也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空气和水资源。
巴马空气清新,平均每立方米负离子含量高达二千到五千个。在这个天然氧吧般的环境里生活,有病不吃药估计也会好三分。就连平时经常患鼻炎的记者,在巴马的这几天,鼻子也没犯过毛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在巴马长寿因素中也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研究所姚鼎山教授曾解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导,人体所需之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约有5%~20%需从饮用水中摄取。而巴马水中含有铁、锌、钼、锶、硒等11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饮用时除了解渴,还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还能起到滋润皮肤、缓解疲劳的作用。
深入巴马找寻丽琅水的诞生 此次探访,记者还特意来到巴马丽琅矿泉水的水源地及工厂,实地考察巴马水的诞生过程。
在巴马那么多的水源地中,丽琅的水源是为数不多的矿泉水。在长绿山的山峦腹地,两个泉眼被青山环绕,自涌泉水经过灰岩与灰绿岩数千年的自然矿化和磁化,从地表汩汩而出。
“这个水源地的水中,偏硅酸值达到了矿泉水的国标,并且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但是,2006年以前,这样的好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广西巴马丽琅饮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蔡志雄介绍。
为了保护纯天然无污染的矿泉水,水源地要设三级保护区。记者进入巴马丽琅水源地也需层层过关。
最外层的三级保护区用铁丝围起,离泉眼大概一、二百米,周围没有任何影响水源地卫生状况的生活、工程活动。二级保护区离泉眼30米,围起2米高的水泥墙,70岁的黄大爷每天在此看守。而泉眼则被圈入了独有的“小别墅”,任何人都无法靠近。
为了让记者体验泉眼流出的纯天然泉水,工作人员特意将泉眼分流出来的水放出来。那天天气微凉,手捧着常年23℃~25℃的泉水,感到一阵温暖,尝了一口,温润、清透、甘甜,忍不住又捧了几口喝,实在过瘾。
从北京来巴马养生的孙月凤也感受到了巴马水的好处,为了能坚持喝到巴马的水,每年都会不远千里,不惜代价,将一吨巴马水托运回北京,也与家人分享健康和快乐。千万不要惊讶,她的这种做法对于巴马的候鸟人来说可是习以为常的。
相关阅读:
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
巴马有香猪、黑山羊、油鱼、土鸡及土鸭,都是老人们爱吃的肉食,只是吃法和城里人完全不一样,几乎从来不炒、煎、炸,只用清水煮熟后切着吃。
《健康时报》2009-7-16第03版
健康时报北京读者苏楠、郝建国:
在巴马生活,不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还回归到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身心都很放松。一入夜,山村一片静谧,偶尔传来几声蛙鸣鸡叫,你的心也会变得沉静无比。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孤独打拼了这么久,至今才感受到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道理。《健康时报》2014-5-15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