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07日> 总第1213期 > 12 > 新闻内容
常挠耳朵别大意
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 孔维佳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7日  查看次数:  
  肉肉的小手老时不时的挠耳朵,或者奶声奶气的哭诉,“妈妈,耳朵里有小虫虫!”,每每这时,家长歪着头,仔细看看耳道,没发现耳垢或其他异样,便轻松地置若罔然,“没事儿,一会就好了。”千万别。一会真的好不了,因为这并非与耳垢或者“小虫虫”有关,而是中耳炎在作祟。
专家介绍:
孔维佳,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耳鼻喉科主任;擅长:耳聋、眩晕及耳鸣等耳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出诊时间: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八成孩子三岁前都曾经历
中耳炎在幼童中发病频率仅次于感冒。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统计,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婴幼儿在3岁以前至少经历过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会感染三次以上。但很多情况下,这些感染都发生的悄无声息。孩子并无特别明显的不适,再加上孩子语言能力尚不足以表达身体的感受时,因此,便常用哭闹不安、搔抓耳朵、摇头等方式表达难受。
婴幼儿发生耳内感染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咽鼓管比较宽、短、平。感冒后咽鼓管功能受到影响,使中耳分泌物引流不畅,鼻咽腔的细菌或分泌物就容易进入中耳,引起感染和炎症。
久拖不治听力受损孩子爱感冒,感冒不愈鼻涕回流入耳便埋下了中耳炎的祸根。婴儿如若患过一次中耳炎,极有可能在同一年中再次罹患中耳炎,随后也可能演变成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与孩子今后的听力丧失、语言发展迟缓都有密切关系。慢性中耳炎病程通常都超过12周,此时中耳结构就会有不可逆的改变。中耳炎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脑膜炎,婴儿并发脑膜炎的可能性更大,家长要特别小心。中耳炎根据病情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化脓性中耳炎使宝宝感到耳朵很疼痛,而非化脓性中耳炎并不让患儿感觉疼痛,而是感到耳朵内嗡嗡响,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因此,中耳炎,尤其是婴儿期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很重要。
感冒抓紧治,擤鼻涕要单侧来
各种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恰当,都会造成孩子的听力下降,不过,大多数类型的中耳炎完全可以预防,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当宝宝平卧吮奶时,或乳汁流出过急时,乳汁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乳汁过多时要适当控制流出速度。
此外,孩子感冒流鼻涕时,不正确的擤鼻也会导致鼻涕逆流至耳道中。应该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可先药物滴鼻,鼻腔通气后再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