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4月27日> 总第1211期 > 12 > 新闻内容
打提溜悠着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康复治疗师 葛 杰 IC供图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7日  查看次数:  

 

  左手牵着爸,右手拉着妈,双脚一撑,小身板轻盈向上一跃,腾空而起。无论外出春游,还是陪孩子散步遛弯,“打提溜”这种传统游戏(如上图)孩子家长最爱玩。每每这时,作为从事骨科康复的运动康复治疗师,我都忍不住想大声叫停。因为恰恰这种刺激的游戏,却潜藏着最易发生的损伤——“桡骨小头半脱位”。

  这种脱位很常见, 2~4岁小儿时有发生。孩子的骨骼比大人更细弱,结构也更不稳定。尤其是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大力牵拉时容易发生脱位。最常见的就是大人领小朋友上台阶、或者跑跳时牵拉胳膊造成。

  桡骨小头半脱位时,小朋友会因为肘部疼痛哭闹,肘关节不敢伸直而保持半屈曲位,前臂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一压就疼。

  不过,尽管这种伤害时有发生,但是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紧张!桡骨小头半脱位伤势并不重,虽然影响肘关节功能,但绝大部分患者在复位后就能获得痊愈。复位时不用麻醉,将肘关节从伸到屈的过程中旋转前臂,复位成功时可感觉到肱骨桡关节处的弹跳感。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

  当然,尽管复位手法听起来简单容易,但一般需要专业医生才能操作。因此,孩子一旦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还是得尽快就医。

  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牵拉小朋友时,不要拉着小朋友的手玩“打提溜”。一起玩跑跳游戏时注意不要只是拉着或提拉小朋友的手部,如果同时牵拉着衣袖就会安全很多。此外,在帮小朋友穿衣服时,也要尽量减少手部旋前位的牵拉,最好和衣袖同时拉扯,还要防止小朋友突然扑倒时,直接用手撑地。若出现半脱位,需及时就诊,以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