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探访英国医院的强势绝活,除了那些有异于国内的就医环境、医疗技术之外,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便是这些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医生。他们有的似医学怪才,粗线条的行事作风中透出随性与自信,有的似模特般优雅,却又不失沉稳大气,有的在圈内地位举足轻重,但气场强大冷峻严肃……英国的医生,还真有点不一样,不信,咱们来瞧瞧。
另类的晚期肺癌治疗者

贾斯汀·史德宾(Justin Stebbing),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癌症医学和肿瘤学教授、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
伦敦哈雷街105号,史德宾教授诊室的大门缓缓打开,“啊,这么年轻”,同行的人发出一声低呼。
一边说,一边盯着电脑,手里的鼠标迅速地在桌上移动,双手猛击键盘,同时不断地向我们重复着一句话——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在改变……
他的外貌,他的气质,他的语气,他的动作……就是一个字——怪!他太像电影里那种狂妄孤傲,又充满才气的科学怪人。
当我们不由自主地开始用中文讨论他提到的治疗方法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打断我们,你们先把问题问完,回去再慢慢讨论!
他还可以在我们还热火朝天地准备下一个问题时,终于将眼神从电脑屏幕前移开,冲我们干脆利落地伸出手来:“好吧,很高兴今天见到你们!”于是我们在错愕、忙乱中起身告辞。
你觉得他怪么,是的,你觉得他没礼貌么,是的,你甚至觉得他粗鲁么,是的,是的。
但是,你无法理直气壮地去指责他,你还会很大度地接受他的无礼,因为,他是贾斯汀,他能成功治疗肺癌晚期病人,而且他做得到。
但几小时后,我们一行人的手机陆续响起,大家都收到了史德宾教授发来的邮件——亲爱的,今天很高兴见到你!
我们没有再接到其他任何一位专家类似的邮件。
优雅的顶尖妇科肿瘤专家

玛丽·麦克考麦克(Dr Mary McCormack)伦敦大学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和乳腺肿瘤专家,英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妇科临床研究小组成员
一头干练的金色短发,一袭米黄的长款大衣,在伦敦萧瑟的秋风中,她就那样带着身后明媚的阳光冲我们飒飒走来。没错,这位顶尖的妇科肿瘤专家由内而外洋溢着的,是浓浓的明星韵味。
她一路打着招呼,冲着两旁带着影迷般眼神的同事、病人微笑,我们不自觉地形成一个簇拥的队伍,跟着她朝办公室行进。
待她脱下及膝的大衣,露出里面剪裁得体的灰色无袖呢裙,采访正式开始。
她的声音一如她的外形,优雅、自信,有种能让心情绝望的病人感到一丝安心的沉稳。
她最强调的是医生经验在治疗中的作用,她说,放化疗的技术大多医生都能掌握,但对不同的病人,使用多少剂量,怎样避免副作用,又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经验。
在这里,我们听不到对化疗的怀疑,更多的是专家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将病人成功治愈的案例。
作为乳腺癌专家,她的生活提示很简单,不要酗酒,更不要吸烟。当然,“受益于”独特的酒吧文化,她强调现在的英国,酒精的害处甚至已大过了吸烟。
病人还在等她,她披上大衣,在众人的感谢声中离场,手里拎着的英国名牌皮包,旧得几乎无法看出本来的颜色。但这时你会感慨,作为女人的配饰,皮包并不是越新才越有味道。
严肃的肝移植医界翘楚

菲利普·哈里斯(Phillip Harrison)英国国王学院附属医院肝病专家、肝胆胰外科专家
斜坐在桌子一角的他牢牢地吸引了每一个进入者的目光。办公室很大,竟然还有个小吧台,备有各种零食,
在伦敦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我们因此而毫不怀疑面前这位重量级专家——他是英国数一数二的肝移植专家。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待大家坐定,表情仍然没什么变化,手里一直捏着我们递上的名片。
终于开口了,他只问了一句——你们想知道什么?
习惯了别的专家一上来的滔滔不绝,我们一时间有些不知从何说起?这时又进来一位黑瘦的专家,点头示意后,半倚半坐在一旁的诊疗床上。这之后我们的每个问题,都被大专家一句——这个问题请XXX来回答——而转移到一旁的黑瘦专家身上。
突然觉得这位英国肝移植领域顶尖的专家,其外形的冷峻就像一个欧版的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甚至脸庞比其更有棱角,且身材要高大得多。直到同行的人说了一句“有的医生声称能治愈乙肝”,“北野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不,他不能!”
然后说起肝移植的价格,一番对比后,发现英国要比美国便宜6万英磅左右,对于二者的区别,“北野武”依然言简意赅——“更多的利益”。
送我们到门外时,“北野武”不知哪儿来了兴致,竟然跟我们聊起了他爱吃的北京烤鸭。
早知道,一上来我们先聊吃的多好!
精明的试管婴儿权威

Yau Thum 英国里斯特医院生育和生殖免疫专家
终于来了一位马来西亚华裔专家,地域的亲近让我们还未谋面,心情便放松了许多。
当我们见到他时,丝毫没有意外,就是想像中的那个样子:瘦、小,透着精明。
两天的采访中,他是最有亲和力的一位专家,也许这跟他的专业有关。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产科医生是所有医学领域最乐观的,因为他们带来的是生的希望,而试管婴儿领域的专家,其乐观与积极应该更甚,这种乐观,来自于看尽了无数家庭背后从绝望到新生的人间百态。
感觉他的镜片背后总是闪烁着光芒的,他能瞬间看透你的问题背后更真实的需要,但不会点破你,他会认真地就事论事,谈笑间把握着科学的准则。
作为英国最权威的试管婴儿领域的专家,他自豪于他的医院治疗成功率蒸蒸日上,但同时他会强调人始终难以对抗自然,当女人过了45岁的年龄,那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最让人动容的时刻是采访快结束时他带我们来到了他的胚胎培养室,展现于一众陌生人面前的不过是一间大屋子里几十个整齐排放的小盒子,但在谭医生看来,这间普通的房间就是一个巨大的子宫,这里不断地孕育着新的生命,那是无数个家庭的希望。
那一刻,谭医生的眼神中闪烁的,不再是精明,而是无尽的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