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油烟机清洗剂……这些每天与我们的皮肤甚至是食物“亲密接触”的洗涤剂们,够不够安全?
近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了各种洗涤用品的质量监督和风险监测结果。所有抽查的洗衣粉都检出了荧光增白剂,洗手液和洗洁精各有两成检出了塑化剂,油烟机洗涤剂近一半检测出醚类有机溶剂。
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或附着衣服 检测结果显示,20批次洗衣粉100%都含有荧光增白剂。换言之,市场上购买的洗衣粉基本都含有荧光增白剂。另外,近一半洗衣液也检出了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本身没有颜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物质,使衣服等纺织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这不是真正的白,是荧光剂制造的假象。”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日用消费品中心高级工程师曲梅说,那些看起来洁白、亮丽的衣物不一定被彻底洗干净了,可能只是衣物上残留的荧光增白剂在紫外线照耀下反射出了蓝色或紫色的光,修正了衣物中的黄色,使衣物显得雪白,这种干净仅仅是视觉上的效果。
“尽量别用含荧光增白剂的衣物洗涤剂,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验钞机检验,照一照就能看出来。”曲梅提醒,衣物上的荧光增白剂非常容易掉落,很有可能会附着在皮肤上,甚至被人体吸收。吸收之后,就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也可能成为环境的潜在污染源。
洗手液:不必刻意使用抑菌洗手液 在风险监测项目中,8个洗手液产品被检出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塑化剂。
“洗手液基本都具有一些抑菌功能,除了医护人员等特殊职业,不必刻意使用抑菌洗手液。”曲梅说,只要洗手规范、认真,普通洗手液同样可以消除手上绝大部分附着菌落。“如何洗手”远比“用什么洗手”重要。
此外,洗洁精也有两成检出了塑化剂。使用含有塑化剂的洗手液和洗洁精可能间接污染食物。塑化剂进入人体后,会干扰内分泌,对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油烟清洗剂:超三分之一对皮肤有刺激 油烟机清洗剂“见效快”,这当中有什么奥秘呢?原来,油烟机清洗剂常会加入醚类有机溶剂,用来彻底清除污垢。检测结果显示,100批次油烟机清洗剂中,43批次检出了这类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挥发性很强,一旦吸入体内,就会引起头晕、恶心、无力等症状。
此外,在抽查的100批次油烟机清洗剂产品中,超过三分之一油烟机清洗剂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专家使用兔子皮肤模拟人的皮肤进行了实验,发现兔子涂抹清洗剂后,皮肤出现了中度的红斑,破损,半个月仍未痊愈。
油烟机清洗剂不仅会对皮肤产生伤害,对于油烟机本身也有危害。“油烟机如果被腐蚀会影响到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抽油烟效果。”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工程师徐楠楠说。
在清洗油烟机时,最好戴手套,避免清洗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同时,还要保持室内通风,需要时可以戴口罩防护。“在喷上油烟机清洗剂后,可稍等一会儿,让有机物散发一下再去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