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3月30日> 总第1204期 > 08 > 新闻内容
春季结膜炎中药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张明亮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30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张明亮,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眼科学术带头人,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怀安学术继承人。从事临床、教学、科研40多年。
  擅长:擅长治疗角膜病、眼底病、眼底血管疾病、干眼症等。
  出诊时间:周二、四、五、六全天,周一上午
  立春后自然界又充满了生机,然而就在桃花盛开时节,有一种季节性眼病——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又称春季结膜炎、简称春卡)又回来了。要想不被春“卡”住,可用中药治疗。
  春卡常在春季发病,秋冬季症状缓解或消失,翌年春季又复发,可如此反复多年,逐渐减轻或症状消失。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可持续5~10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有风热挟湿证的患者,症状是双眼奇痒、灼热、有黏丝状分泌物,上睑结膜呈粉红色,结膜上有如卵石样巨大乳头排列,大小不一,质硬而扁平,舌红苔黄。最好选用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止痒作用的消风散治疗。药材有荆芥10g、防风10g、薄荷6g、羌活10g、川芎3g、僵蚕10g、蝉蜕6g、茯苓10g、陈皮6g、甘草3g。用水煎服。
  湿热犯目证的患者,症状是奇痒难忍,分泌物呈抽丝状,上睑结膜有如卵石大量巨大乳头排列,表面似涂一层乳汁,角膜缘有胶样结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可选用除湿汤加减治疗。连翘10g、车前子10g、枳壳10g、黄芩6g、黄连6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6g、茯苓10g、泽泻10g、白藓皮10g、地肤子10g、茵陈10g、甘草3g,用水煎服。
        如果一时不能确定过敏原,首先,要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度,使过敏原的影响减轻。其次,要注意营养和锻炼,生活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因为身体健康状态的改善,能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并减少、减缓过敏发作。再次,可采用眼睛局部冷敷或冰敷方式,以减轻不适症状,可用人工泪液局部点眼,也可用冲洗来大幅降低过敏原及致炎因子浓度,改善症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