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不是常用在心脏、脑部疾病等检查,怎么一个小小的中耳炎也会用CT?门诊中,有不少患者质疑用CT查中耳炎是过度治疗,为何不用便宜的X线检查。
这其实是患者对这两类检查不了解造成的误解。X线片就像用水压机把所有的解剖结构压缩到一张平面的照片上,而CT就像用刀片把人体像面包一样切成片状逐层观察。
之所以查耳朵用CT是因为中耳位于颞骨内部,解剖复杂,构造精细,在拍片时因组织相互重叠,影像多模糊不清,所以传统的X线检查对中耳细微结构的辨别较差,不能显示和分辨中耳内微小的病变。因此,临床上会推荐使用CT来代替耳部X线检查。
尽管CT检查费用较贵,但它确实有很多优势。颞骨高分辨率CT不仅能清楚显示中耳听小骨、面神经、乙状窦等相邻重要结构,将中耳内微小的胆脂瘤或肉芽肿等病变准确定位,还能显示周围骨质破坏,早期预测颅内并发症的发生,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等,对医生选择手术方法有很大帮助。
那么X线片是不是就无用武之地?
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来说通过中耳乳突X线片,可显示外耳道、上鼓室、乳突、乙状窦板等情况。通过观察中耳炎上述结构的改变,可判断中耳炎的类型。
在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医院,X线中耳乳突片仍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费用也比较便宜,也可作为门诊筛选是否有胆脂瘤形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