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1月15日> 总第1186期 > 18 > 新闻内容
餐后血糖为什么难控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吴 静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5日  查看次数:  

 

  专家简介:吴静,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治疗: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

  很多糖尿病病人经常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往往很高,即使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也控制不好,原因何在呢?

  首先,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这个疾病本身有关,而且如果病人合并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餐后高血糖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其次,餐后血糖高与病人的忽视有关,由于缺乏对餐后血糖的监控,也就很少有针对餐后高血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再者,餐后高血糖与病人的饮食有关,一天中的餐后血糖以早餐和午餐后血糖升高明显,这除了与早晨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肝脏产生大量的葡萄糖有关外,可能还与病人早餐的质、量、烹调方法有关。

  餐后血糖过高与病人用药不当也有关系,一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有明显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但一直都在使用长效的胰岛素促泌剂药物,这类药物起效时间较长,不能很好的改善糖尿病的早相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故往往很难控制餐后血糖。此外,部分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时,主要用中、长效的胰岛素,没有结合起效快的短效或超短效的胰岛素,故餐后血糖也容易偏高。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也提出三个基本的解决办法。

  饮食:注意每一餐的质、量和烹调方法,尽量坚持吃以干饭为主的早餐。但是有些糖尿病人早餐吃不惯干饭,那么可以试试“十谷米”煮粥。即糙米、黑糯米、小米、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和红薏仁等分量混合而成。用这些粗粮煮粥,能有饱腹感、肠胃吸收时间较长,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监测: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病情稳定时每周至少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月至少1次全天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还要注意糖化血红蛋白这一指标的监测。

  用药:如果餐后血糖一直控不好,可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能改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此外,在众多抗糖尿病药物中,像α-糖苷酶抑制剂也是一个很好的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药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