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2月22日> 总第1180期 > 21 > 新闻内容
冬季应避免的行为
健康时报记者 田 茹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近日,健康时报联合中华医学会科普学分会、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央电视台《公益的力量》节目组录制“学好家庭急救”。

  冬季是猝死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应当避免一些危险行为。活动现场,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提醒老年人,以下行为应避免。

  冬季凌晨去扫雪  据临床统计,每年发生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的第二天上午。冬季温度下降,体表血管就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发,同时,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样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早上6点至11点,身体为进入工作状态,人体血黏度上升,使冠状动脉压力和应切力增加,易使粥状斑块破裂。冬季凌晨去扫雪,血管收缩,血管斑块脱落形成栓塞,更容易带来危险。所以中老年人尽量避免。

  聚餐喝酒来助兴  冬季人们爱喝点小酒来取暖。然而,饱餐、酗酒、激动也是猝死三联征。这三种因素都能独自增加心脏负担,如果合并存在,其合力作用更可怕。常常会见到一位老人在宴会举杯祝词,谈笑间杯落人倒,瞬间死亡。王立祥提醒,有些人第一天也没喝多少酒,第二天却可能出现窒息,酒后睡觉体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空调取暖不清洗  单位里中央空调,回到家空调常开,坐着车也有空调取暖。若空调不定期清洗,长期处在空调房密闭的环境下,多种细菌、病毒容易生存繁殖,很容易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王立祥建议:冬季也要注意清洗空调滤网,至少每年应清洗一次,除去滤网中隐藏的细菌,减少军团菌的传播,避免感染。

  相关阅读: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心肌梗死发生前一个月内,心绞痛会频繁发作且疼痛比以前有明显变化,如以前走一公里难受,现在走200米心脏都受不了,甚至在安静时也会发作。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脑卒中发病前期的征兆可总结为一句话,“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只要出现说话不清、一侧表情不正常等表现,就要毫不迟疑地送医院。

  据健康时报2014年10月30日总1166期第23版《猝死防不胜防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