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2月22日> 总第1180期 > 18 > 新闻内容
有类糖尿病平均误诊十余年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肖新华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2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肖新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兼糖尿病肥胖学组副组长,美国糖尿病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尤其擅长新生儿糖尿病、脂肪萎缩性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等特殊类型糖代谢异常疾病的诊治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三夜间、周四上午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是特殊类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类型之一。英国一项调查显示,约70%~80%的单基因糖尿病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误诊平均时间是13年。换句话说这些患者13年中都按1型或2型糖尿病治疗,但血糖很可能控得不是太好。

 

  特征:四个典型要明辨

  门诊故事:一个三岁七个月的糖尿病患儿,出生42天在院外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近四年的胰岛素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理想,遂来我院诊治。我们发现患儿发病年龄非常小、出生体重比较低,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初步判断可能是新生儿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的一种)。随后的基因检查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并找到致病基因。这种基因突变引起的糖尿病对磺脲类药物(如格列苯脲)非常敏感,基本上不用打胰岛素。我们把胰岛素撤掉,换上少量的格列苯脲,1个月只要几块钱,血糖反而控制得很好。

  疾病解析:单基因糖尿病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发病年龄特别小。有些婴儿六个月以内就发现有糖尿病,很可能是单基因糖尿病,也可称为新生儿糖尿病。这类患儿出生时往往体重偏低。二是有明显家族遗传史。如果家里好几代都有糖尿病;三是发病年龄相对比较轻,但不能确定糖尿病分型。四是既有糖尿病家族史,又患有多囊肝、多囊肾或其他泌尿生殖道的畸形。

 

  治疗:辨识类型来应对

  门诊故事:一位患者每年体检空腹血糖都高,糖化血红蛋白在6.7%~7%之间。在当地诊断为1型糖尿病,但无论吃不吃药,血糖都变化不大。来我院检查后发现他是非常典型的MODY2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的一种)。这类患者基本不用药物治疗,预后比较好,很少发生并发症,通过饮食和运动就可以控制好血糖。

  疾病解析:某些特定类型的单基因糖尿病有针对性较强的药物,某些不需要药物治疗仅通过饮食运动治疗即可。像这位患者的MODY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空腹血糖高,但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不是很高,这类患者一般预后很好,有些终身都不用服药,只要调整饮食和运动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并发症也很少。若误诊按1型或2型糖尿病来治疗,治疗方案不正确,血糖可能就控制不好,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增大。

 

 

上一篇 下一篇